[发明专利]压电基材的安装结构、传感器组件、移动体及保护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6516.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0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谷本一洋;三冢雅彦;吉田光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L1/16 | 分类号: | G01L1/16;H01L41/053;H01L41/087;H01L41/113;H01L41/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唐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基材 安装 结构 传感器 组件 移动 保护 | ||
本发明具有通过接触而被加压的加压部、与前述加压部相邻地设置的压电基材、和与前述压电基材相邻且被设置于前述加压部的相对侧的基部,将前述加压部的与前述压电基材相邻的方向上的厚度记为da,将前述加压部的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储能模量记为E’a,将前述基部的前述相邻的方向上的厚度记为db,将前述基部的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储能模量记为E’b时,满足下述关系式(a)。da/E’a<db/E’b···式(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基材的安装结构、传感器组件、移动体及保护体。
背景技术
最近,进行了将具有压电性的材料被覆于导体而加以利用的尝试。
例如,由从中心朝向外侧依次配置成同轴状的中心导体、压电材料层、外侧导体及外壳构成的压电电缆是已知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及2)。对于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压电电缆而言,压电电缆本身被视为压力检测装置。
另一方面,还制作了组装有压电电缆作为传感器的压力检测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配置成波浪型的压电电缆组装于床垫中而成的能对人体进行检测的床装置。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在聚氨酯橡胶制的防水防尘结构的传感器垫内部组装有配置成波浪型的压电电缆的侵入警报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326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718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517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1465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组装有压电电缆作为传感器的压力检测装置应用于汽车、台车等移动体的情况下,产生了在压电电缆中检测到移动体移动时的冲击这样的问题。具体而言,例如,在采用上述压力检测装置作为台车的紧急停止用的接触传感器的情况下,若在行驶时越过高低差等,则产生大的冲击,有时压电电缆反应强烈。在该例子的情况下,越是提高与人、物接触的灵敏度,就越强烈地受到行驶时的冲击、振动的影响。即,产生了不能对原本想要获知的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在台车侧产生的冲击、振动即噪声进行区分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压电基材的安装结构、传感器组件、移动体及保护体,对于所述压电基材的安装结构、传感器组件、移动体及保护体而言,来自装配对象物侧的冲击、振动不易传导,而来自外部的压力容易传导。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前述课题的具体手段如下所述。
<1>压电基材的安装结构,其具有:
通过接触而被加压的加压部,
与前述加压部相邻地设置的压电基材,和
与前述压电基材相邻且被设置于前述加压部的相对侧的基部;
将前述加压部的与前述压电基材相邻的方向上的厚度记为da,将前述加压部的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储能模量记为E’a,将前述基部的前述相邻的方向上的厚度记为db,将前述基部的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储能模量记为E’b时,
满足下述关系式(a)。
da/E’a<db/E’b···式(a)
<2>如<1>所述的压电基材的安装结构,其中,前述厚度da在0.005~50mm的范围内,前述厚度db在0.005~100mm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6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扭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