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耐热冲击性降低抑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1843.6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真也;牛岛隆二;五岛一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3/22 | 分类号: | C08J3/22;B29C45/14;B29C45/26;C08K3/00;C08K3/04;C08L67/02;B29K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芳香族聚酯 着色剂 耐热冲击性 树脂组合物 树脂 制造 着色剂组合物 嵌入成型品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着色剂并且耐热冲击性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另外,课题还在于,提供含有着色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降低抑制方法。采用耐热冲击性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将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和含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及着色剂b的着色剂组合物B配混的工序。另外,采用含有着色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降低抑制方法,其中,将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和含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及着色剂b的着色剂组合物B配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冲击性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及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着色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降低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所代表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漏电性等电特性、机械特性、及成型加工性等各种特性优异。因此,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作为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或连接器等电子部件、汽车部件等。这些部件大多情况下为如下得到的嵌入成型品:在将由金属等形成的嵌入构件设置在模具内的状态下,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填充至模具内,从而将金属等与热塑性树脂一体成型的嵌入成型品。
但是,构成嵌入成型品的金属等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基于温度变化的热膨胀率、收缩率大大不同,因此在反复加热及冷却的环境下,有时会发生嵌入成型品因使用中的温度变化而破坏的所谓热冲击破坏。热冲击破坏特别容易发生在如下部位:嵌入构件的角部(锐角);壁厚变化大的部位(特别是薄壁部)等成型品中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熔接线等强度比其他部位低的部位,所述熔接线是在嵌入成型时树脂在模具内以嵌入构件为起点进行分流后回入嵌入构件的周围并再次合流时的接缝。因此,对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要求耐热冲击性。作为改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的技术,有在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弹性体来缓和应变的技术等(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859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34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150831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另外,作为电子部件、汽车部件使用的嵌入成型品大多使用炭黑等着色剂来着色为黑色。本发明人等发现,着色为黑色的嵌入成型品与无着色的嵌入成型品相比有耐热冲击性降低的倾向。因此,本发明人等对防止着色为黑色等的嵌入成型品的耐热冲击性的降低的方法反复进行了研究。然后发现:在树脂的着色时,通过将炭黑等着色剂不直接配混到作为着色对象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中,而是暂时使其含有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中后配混到着色对象树脂中,从而即使为经着色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也能够抑制与无着色品相比的耐热冲击性的降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着色剂并且耐热冲击性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另外,课题还在于,提供使用了该方法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嵌入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进而,课题还在于,提供含有着色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耐热冲击性降低抑制方法。
本发明的耐热冲击性优异的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具有将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和含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及着色剂b的着色剂组合物B配混的工序。
本发明中,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的着色剂b的含量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另外,可以以着色剂组合物中的着色剂b的含量成为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的方式来构成。
本发明中,优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A及a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未经胜技高分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