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陶瓷物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1301.9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胜田信;贵岛美纱子;篠崎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书慧;赵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材料 伸缩性 陶瓷物品 原料浆料 成型 毛刺 成型体 期望形状 溶剂混合 树脂固化 陶瓷粉末 固化剂 树脂 脱模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向外侧突出的毛刺少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和毛刺少的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是将陶瓷粉末、树脂、固化剂和溶剂混合而得到作为陶瓷材料的原料浆料,将原料浆料注入于伸缩性容器,使注入于伸缩性容器的原料浆料中的树脂固化而制成具有期望形状的成型体,使成型体从伸缩性容器脱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陶瓷物品,特别是涉及抑制了成型时的毛刺等的形成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陶瓷物品。
背景技术
陶瓷部件的成型使用陶瓷粉末作为所使用的原料,因此,可以使用注射成型、浇铸成型、挤出成型等各种成型方法,可制作各种形状的陶瓷制品。而且,为了使得到的陶瓷部件具有更良好的特性,这里也进行了各种努力,例如,已知有在脱模与含有溶剂的陶瓷成型体的干燥之间对陶瓷成型体进行热处理,制造破裂等少、形状保持性高、尺寸精度也优异、制成烧结体时的物性也优异的陶瓷成型体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滚动轴承(滚珠轴承)中使用的陶瓷球要求非常高的球形度。为了制造这样的陶瓷球,通常是经由将陶瓷原料粉末压实的成型工艺、在高温下进行煅烧的一次煅烧工艺以及HIP(热等静压)或气压煅烧等高温·高压下进行煅烧的2次煅烧工艺而制作陶瓷坯球,进一步将得到的陶瓷坯球通过机械研磨等以成为高球形度的方式进行研磨精加工而制造。
在该陶瓷坯球的成型工艺中,首先,在模压机、橡胶压机等的腔室内填充陶瓷原料粉末而形成球状的成型体,通常,所使用的模具、橡胶模使用分割成2个以上的模。因此,原料粉末进入到模压机、橡胶压机的模的接合部分所产生的间隙并被压实,导致必然形成通常被称为毛刺的从成型体的表面向外侧突出的不需要的部分(例如,遍及圆周方向整体向外侧突出的带状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69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将具有这样的带状的不需要部分的陶瓷球坯球通过研磨加工而精加工成具有非常高的球形度的轴承用陶瓷球时,毛刺量多,该加工花费功夫并且需要较高的成本。
进而,在研磨加工时,有时因带状部的角部与磨石接触而缺损等使陶瓷球自身产生缺陷。此时,由于在研磨球残留损伤等,因此,也存在无法作为制品使用,或者制品的制造成品率降低等问题。
鉴于上述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陶瓷物品的制造中可得到向外侧突出的毛刺少的成型体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和使这样的毛刺少的成型体烧结而得到的陶瓷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浆料状的陶瓷材料注入并填充于伸缩性容器后,使其固化而进行成型,由此得到形状保持性良好且毛刺少的成型体。
即,本发明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将陶瓷粉末、树脂、固化剂和溶剂混合,得到作为陶瓷材料的原料浆料,将所述原料浆料注入于伸缩性容器,使注入于所述伸缩性容器的所述原料浆料中的所述树脂固化而制成具有期望形状的成型体,使所述成型体从所述伸缩性容器脱模。
另外,本发明的陶瓷物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通过上述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而得到的所述成型体干燥,将所述已干燥的所述成型体脱脂,将所述已脱脂的所述成型体进行煅烧。
根据本发明的陶瓷材料的成型方法,得到形状保持性良好且毛刺少的成型体。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陶瓷物品和其制造方法,由于将上述成型体进行煅烧而制造陶瓷物品,因此,得到期望形状且毛刺少的烧结体。
对于这样的毛刺少的烧结体,研磨加工等的加工量可以较少,能够减少制造成本。进而,加工时的缺陷的产生得到抑制,能够提高成品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