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刮水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9690.1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2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冈部浩司;宫泽真史;河村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S1/58 | 分类号: | B60S1/58;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水器 装置 | ||
一种刮水器装置(4),用于对车身后部(1)的后玻璃(3)进行擦拭,该刮水器装置在车身后部(1)的上方配置于比装饰构件(6)靠后方且靠下方的位置,该装饰构件(6)配置为在其与该车身后部的上表面部(5a)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G),在刮水器装置(4)设置有整流部(32),该整流部(32)从刮水器装置(4)向上方竖立设置、且具有随着从其基部趋向顶部而向车身后方倾斜的表面部(32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刮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尾门的上部与该尾门隔开空间地配置的后扰流板(rearspoiler)构造。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设置用于对后车门的玻璃进行擦拭的后刮水器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6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750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与尾门之间隔开空间地配置后扰流板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有时在后扰流板6’的下方流动的行驶风A1和在上方流动的行驶风A2合流而在后方产生逆旋转的较大的漩涡W。进而,若在上述那样的后扰流板6’的后方配置后刮水器装置4’,则有可能因在后扰流板6’产生的漩涡W而形成为后刮水器装置4’擅自从后玻璃3翘起并锁定的后锁(lock back)状态(参照图1)。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后刮水器不会因在后扰流板的后方产生的漩涡而翘起的刮水器装置以及车身后部构造。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是用于对车身后部的后玻璃进行擦拭的刮水器装置,该刮水器装置在所述车身后部的上方配置于比装饰构件靠后方且靠下方的位置,该装饰构件配置为在其与该车身后部的上表面部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在所述刮水器装置设置有整流部,该整流部从该刮水器装置向上方竖立设置、且具有随着从其基部趋向顶部而向车身后方倾斜的表面部。
另外,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是具备用于擦拭后玻璃的刮水器装置的车身后部构造,在所述车身后部的上方,以在与该车身后部的上表面部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的方式设置有装饰构件,在所述装饰构件中,在与所述车身后部的上表面部对置的面设置有朝向该上表面部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配置于在从车身前后方向观察时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刮水器装置重叠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后刮水器因在后扰流板的后方产生的漩涡而翘起,并抑制后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应能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而明确。此外,在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实施方式的记述,并且用于本发明的原理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包括后刮水器装置在内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外观图。
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后刮水器装置的外观图。
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后刮水器装置的外观图。
图2C是本实施方式的后刮水器装置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刮水器刮片的剖面形状的图。
图4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刮水器装置的整流作用、以及车顶和后玻璃和后扰流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后刮水器装置的整流作用、以及车顶和后玻璃和后扰流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9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水片橡胶
- 下一篇:用于清洁机动车的内部空间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