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叉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7286.0 | 申请日: | 201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F16F9/32;F16F9/44;F16F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马雯;石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 ||
提供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前叉(10)。前叉(10)具备第1缓冲器(20)和第2缓冲器(100),这些分别配置在车轮的两侧,第1缓冲器(20)包括:互相滑动的一组管(21、22);随着该滑动而产生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部(30、70);将一组管向伸长方向作用的弹簧(61),第2缓冲器(100)包括:互相滑动的一组管(101、102);将该一组管向伸长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14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叉,尤其涉及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前叉。
背景技术
已知在车轮的两侧分别配置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的前叉(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前叉中,第1缓冲器没有内置螺旋弹簧而是内置有阻尼力产生部,第2缓冲器没有内置螺旋弹簧和阻尼力产生部而是内置有空气弹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29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对于乘坐舒适性的提高有要求。
本发明是为了满足上述的要求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前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前叉包括分别配置在车轮的两侧的第1缓冲器和第2缓冲器。第1缓冲器的互相滑动的第1管和第2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阻尼力产生部随着第1管和第2管的滑动而产生阻尼力。具有螺旋弹簧的第1弹簧将第1管和第2管向伸长方向施力。
第2缓冲器的互相滑动的第3管和第4管分别配置在车身侧和车轮侧。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2弹簧将第3管和第4管向伸长方向施力。第2缓冲器包括:设置在第3管的第2缸;设置在第4管的第2杆;设置在第2杆并且在第2缸的内侧形成第1气室的第2活塞;以及保持在第2活塞的外周面的环状的密封部件。第2缸包括:密封部件在内周面滑接的第2大直径部;以及外径形成得小于第2大直径部的外径,并且经由第2台阶部与第2大直径部和第4管侧相连的第2小直径部,第2弹簧配置在从第4管到第2台阶部之间。第2缓冲器被压缩时,第1气室的压力比第1气室的外侧的第2气室的压力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前叉,第1缓冲器的第1弹簧和第2缓冲器的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第2弹簧分担吸收冲击所需的反作用力。伴随着第1弹簧和第2弹簧对于冲击的吸收的伸缩振动由第1缓冲器的阻尼力产生部产生的阻尼力进行减振。并且,由于能够抑制第2缸的第2大直径部与第2活塞保持的密封部件的滑动阻力,因此,具有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前叉的剖视图。
图2是第2管侧的第1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3是第1管侧的第1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4是第2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5是前叉的负荷-冲程曲线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前叉的第2缓冲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前叉
20:第1缓冲器
21:第1管
22:第2管
30:第1阻尼力产生部(阻尼力产生部)
31:缸(第1缸)
32:大直径部(第1大直径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7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