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7196.1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2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场广;细川祐贵;栗栖隆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日本埼玉县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框架 | ||
使架设于座椅框架左右的横梁轻量化。座椅框架(1)具备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0)的上部的上部框架(11)及架设于上部框架(11)的横梁(100)。横梁(100)具有座椅宽度方向上固定于上部框架(11)的左右的端部(103)及在左右的端部(103)之间向上或者向下凹陷的第1凹部(101)。第1凹部(101)设置于横梁(100)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特别是涉及能够实现轻量化的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谋求搭载于汽车等乘坐物的、构成座椅的骨架的座椅框架的轻量化。例如,下文中的专利文献1中,在构成座椅框架的侧部的侧边框架使用薄壁的板状框架使框架轻量化。
专利文献1:特开2015-67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存在在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设置有架设于左右的横梁的座椅框架。尽可能使此种横梁轻量化成为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架设于座椅框架左右的横梁轻量化的座椅框架。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座椅框架,是一种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具备上部框架及横梁,该上部框架构成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该横梁架设于所述上部框架,所述横梁具有座椅宽度方向上固定于所述上部框架的左右的端部及在所述左右的端部之间向上或者向下凹陷的第1凹部。
根据上述座椅框架,与没有在横梁设置凹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横梁轻量化。据此,能够使架设于座椅框架的左右的横梁轻量化。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凹部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
如此,通过在与乘客相对的位置设置第1凹部,能够提高座椅的就座感。
另外,根据上述的座椅框架,能够在横梁的中央部附近设置用来配置部件的空间。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凹部的加强部。
据此,能够抑制横梁的第1凹部附近的刚性降低。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具有相对于所述第1凹部设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的宽幅部,所述加强部同时经过所述第1凹部及所述宽幅部而形成。
据此,能够提高横梁的刚性。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设置有贯穿孔。
据此,能够进一步使横梁轻量化。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宽幅部。
如此,通过在宽度较大的宽幅部形成贯穿孔,与在第1凹部形成贯穿孔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较大的贯穿孔。据此,能够进一步使横梁轻量化。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宽幅部中的所述加强部。
据此,在实现横梁的轻量化的同时,能够抑制横梁的刚性降低。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所述宽幅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弯曲。
据此,能够提高横梁的刚性。另外,因为横梁形成契合乘客的身体形状的形状,因此能够提高座椅的就座感。
在上述座椅框架中,优选的是具有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上端或者下端的至少一方且与所述第1凹部不同的第2凹部。
据此,能够实现横梁的进一步轻量化。
另外,表皮的卡止部件等部件能够卡止于第2凹部。因此,能够减少构成座椅的配件数量。据此,能够使座椅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