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释放性能的聚碳酸酯共混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45800.7 申请日: 2017-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9476057A 公开(公告)日: 2019-03-15
发明(设计)人: 玛丽亚·多洛雷丝·马丁内斯·卡诺瓦斯;马克·阿德里安乌斯·约翰内斯·范·德·梅;罗伯特·迪尔克·范·德·格兰佩尔;埃哈德·布鲁斯 申请(专利权)人: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9C45/00 分类号: B29C45/00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张英;沈敬亭
地址: 荷兰贝尔根*** 国省代码: 荷兰;NL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碳酸酯 模具 聚碳酸酯共混物 聚硅氧烷共聚物 释放组合物 塑料制品 熔体流动 拔模角 脱模剂 模制 测量 释放
【说明书】:

本公开涉及模制含聚碳酸酯的塑料制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组合物注入到模具中,该组合物包含(i)约49wt%至约97.9wt%的聚碳酸酯、(ii)约2.0wt%至约50wt%的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和(iii)约0wt%至约1.0wt%的至少一种脱模剂;以及(b)从模具中释放组合物。模具包括约0.1度至约7度的至少一个拔模角。聚碳酸酯共混物包含根据ISO 1133在300℃和1.2kg下测量的至少约25cm3/10min的熔体流动体积速率(MVR)。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针对改善光泽度和释放性能(release performance,脱模性能)设计的聚碳酸酯共混物。

背景技术

一直将塑料部件在模具移动方向上设计有锥形或拔模斜度(draft)以允许部件顶出或从模具移出。由于当冷却时塑料收缩,所以常见的是部件收缩到核心。对于拔模斜度良好的定义是:允许模制塑料部件从金属模具移出所需要的侧壁或肋状物的锥度。在没有准确的拔模斜度的情况下,塑料部件可能难以从模具移开。认为大于2度至7度的拔模角(draft angle,脱模角,倾斜角)对于大部分聚碳酸酯应用是标准的。拔模斜度随着模制件的脱模复杂性增大。

因此,尺寸如肋状物高度受限,以及脱模方向上的壁厚肋状物比值或总形状由树脂的释放性能限制。部件设计的趋势正在驱动部件变得更薄、更复杂,以及具有先进类型的功能部件。一般而言,这要求材料更好地流动来填充大且复杂的部件,且一般而言仍充分释放来保证部件正常脱模。

通过本公开的方面解决了这些和其他缺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模制含聚碳酸酯的塑料制品(plastic,塑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将组合物注入到模具中,所述组合物包含(i)约50wt%至约98wt%的聚碳酸酯、和(ii)约2wt%至约50wt%的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以及(b)从所述模具中释放所述组合物;其中,所述模具包含约0.1度至约7度的至少一个拔模角;并且其中,所述聚碳酸酯共混物包含根据ISO 1133在300摄氏度(℃)和1.2千克(kg)下测量的至少约25立方厘米(cm3)/10分钟(min)的熔体流动体积速率(MVR)。

本公开还涉及减小模具的拔模角用于生产聚碳酸酯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将组合物注入到模具中,所述组合物包含:(i)约49wt%至约97.8wt%的聚碳酸酯、(ii)约2wt%至约50wt%的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和(iii)约0.1wt%至约1.0wt%的至少一种脱模剂,以及(b)从所述模具中释放所述组合物;其中,所述模具包含约0.1度至约7度的至少一个拔模角。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拔模角如何影响制品的形状。

图2示出了力如何产生对于拔模角的需要。

图3示出了释放角(release angle,脱模角)控制的模具部分的最大高度。

图4示出了要求高审美光泽度表面的遮光板、反射器壳体或盒子形状的应用-可以正常仅通过严格施加图7所示的塑料设计规则(f)模制的部件。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由于最小释放角下更矩形的壁,具有更小的拔模角(e)和更大的肋状物(d)的可以利用组合物的盒子、反射器、壳体或遮光板设计。

图7示出了增大的拔模角如何增加部件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选择合适的拔模角来允许在没有变形或损害的情况下从模具释放塑料部件。

注射模制的高压迫使塑料制品接触模芯和模腔的全部表面。当计算合适的拔模角时,必须考虑到塑料材料收缩和物理性质、部件表面结构或特定的部件光泽度水平或比表面积-颗粒尺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