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蒸气流量控制单元以及其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564.7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裕之;荒井良男;荒井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环凯茵生态环境发展(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F26B5/00;F26B5/04;F26B11/02;A23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16039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蒸气 流量 控制 单元 及其 干燥 装置 | ||
1.一种水蒸气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流量控制单元具备直径为小于2μm以下且大于0.4nm以上的圆孔的薄膜片状的固形透湿结构和具备沿着前面所述固形透湿结构的一个表面使其产生空气流的送风风扇或减压风扇;所述固形透湿结构的厚度为10~30mm,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包含纳米纤维素和聚酯薄膜片中的一种;所述纳米纤维素是纤维素纳米和/或纤维素纳米晶体;所述聚酯薄膜片是聚酯平纹材料;所述固形透湿结构还包含调湿剂;所述调湿剂是碳化物颗粒;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含有抗菌性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是富里酸和/或醋液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还可以是抗菌性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形透湿结构用网状构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形透湿结构以所定尺寸一体化。
4.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具备主干燥室;安装在前述主干燥室内的热源;设置在前述主干燥室内的放置待干燥物的待干燥物放置室,前述主干燥室的天棚、墙壁、地面、开/关门的至少一部分由直径小于2μm以下且大于0.4nm以上的圆孔的薄膜片状固形透湿结构构成,还具备在前述主干燥室内安装的沿着前述固形透湿结构一个表面产生气流的送风风扇或吹风机;所述固形透湿结构的厚度为10~30mm,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包含纳米纤维素和聚酯薄膜片中的一种;所述纳米纤维素是纤维素纳米和/或纤维素纳米晶体;所述聚酯薄膜片是聚酯平纹材料;所述固形透湿结构还包含调湿剂;所述调湿剂是碳化物颗粒;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含有抗菌性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是富里酸和/或醋液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还可以是抗菌性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是加热管。
6.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具备回转窑式主干燥室、安装在前述回转窑式主干燥室内的热源,前述回转窑式主干燥室的圆筒壁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直径小于2μm以下且大于0.4nm以上的圆孔的薄膜片状固形透湿结构所构成,还具备安装在前述回转窑式主干燥室内的沿着前述固形透湿结构一个表面产生空气流的送风风扇或吹风机;所述固形透湿结构的厚度为10~30mm,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包含纳米纤维素和聚酯薄膜片中的一种;所述纳米纤维素是纤维素纳米和/或纤维素纳米晶体;所述聚酯薄膜片是聚酯平纹材料;所述固形透湿结构还包含调湿剂;所述调湿剂是碳化物颗粒;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含有抗菌性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是富里酸和/或醋液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还可以是抗菌性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是加热管。
8.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具备主干燥室、设置在前述主干燥室中的放置待干燥物的减压干燥室、靠近前述主干燥室和前述减压干燥室之间安装的减压风扇,前述主干燥室的天棚、墙壁、地面、开/关门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直径小于2μm以下且大于0.4nm以上圆孔的薄膜片状固形透湿结构所构成,前述减压风扇是沿着前述固形透湿结构的一个表面产生气流的装置;所述固形透湿结构的厚度为10~30mm,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包含纳米纤维素和聚酯薄膜片中的一种;所述纳米纤维素是纤维素纳米和/或纤维素纳米晶体;所述聚酯薄膜片是聚酯平纹材料;所述固形透湿结构还包含调湿剂;所述调湿剂是碳化物颗粒;所述固形透湿结构含有抗菌性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是富里酸和/或醋液成分;所述抗菌性成分还可以是抗菌性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设置在靠近前面所述主干燥室和所述减压干燥室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减压干燥室的热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是加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环凯茵生态环境发展(大连)有限公司,未经中环凯茵生态环境发展(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5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量受控制的行为自主型机器人
- 下一篇:烤架烹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