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纯化聚乙二醇化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2430.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5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R·法尔肯施泰因;B·斯彭斯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505 | 分类号: | C07K14/505;A61K4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沈晓书;黄革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红细胞生成素 洗涤步骤 乙二醇 残基 阳离子交换色谱 大规模应用 反应副产物 聚乙二醇化 融合蛋白质 应用阳离子 色谱材料 高纯度 适合性 收率 蛋白质 交换 应用 发现 | ||
1.用于纯化包含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单个聚(乙二醇)残基的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将溶液应用于包含色谱材料的柱,所述色谱材料具有带有磺丙基作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基质,所述溶液包含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聚(乙二醇)的缀合物的混合物,在所述缀合物中每个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子具有一个或多个聚(乙二醇)残基,所述柱已经应用了具有约2.4至约2.7的pH的第一溶液,
b)应用相对于第一溶液具有增加的pH值的第二溶液,
c)将具有增加了或逐渐增加的电导率的溶液应用于柱,从而回收包含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单个聚(乙二醇)残基的蛋白质。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b)之后和步骤c)之前再应用具有约2.4至约2.7的pH的第一溶液的步骤。
3.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增加的pH值的第二溶液是具有约2.7至约3.0的pH的溶液。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增加的pH值的第二溶液是具有恒定电导率值的溶液。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增加的pH值的第二溶液和具有约2.4至约2.7的pH的第一溶液具有大约相同的恒定电导率值。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增加的pH值的第二溶液和/或具有约2.4至约2.7的pH的第一溶液具有约17mS/cm至约19mS/cm的恒定电导率值。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增加的pH值的第二溶液具有约2.7至约3.0的pH并且具有约17mS/cm至约19mS/cm的电导率值。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将包含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聚(乙二醇)的缀合物的混合物的溶液调节至约19mS/cm的电导率值,在所述缀合物中每个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子具有一个或多个聚(乙二醇)残基。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逐渐增加的电导率的溶液是具有逐渐增加的氯化钠浓度的溶液。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逐渐增加的电导率的溶液具有线性或逐步增加的电导率。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大规模蛋白质制备,其中步骤a)的色谱柱具有至少30cm的直径。
12.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SEQ ID NO:01或SEQ IDNO:02的氨基酸序列。
14.权利要求1-1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聚(乙二醇)残基具有20kDa至40kDa的分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未经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24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