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制冷剂输送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6519.7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B32B1/08;B32B25/18;C08K3/04;C08K3/34;C08L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孙丽梅;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输送 软管 橡胶 组合 以及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性以及软管性能优异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内管是使用所述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来制造的制冷剂输送软管。本发明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用于制造至少具备内管和配置于所述内管的外侧的增强层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的所述内管,所述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含有:丁基系橡胶、鳞片状填料以及炭黑,所述炭黑的碘吸附量为65~150mg/g,相对于所述丁基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鳞片状填料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上,相对于所述丁基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炭黑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上且小于50质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制冷剂输送软管。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保持制冷剂输送软管的耐制冷剂渗透性,而大多采用使用了树脂层的软管。但是,若使用树脂层则软管变硬,而成为欠缺了柔韧性的软管。特别是,在低压下进行使用时,由于软管本身的温度不上升,因此软管保持硬态且在不具有柔韧性的状态下被使用,而导致振动时产生噪音的问题。因此,对不使用树脂层,且具有耐制冷剂渗透性的管橡胶(tube rubber)的要求不断提高。
其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实例中,作为不具备树脂层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的内层(内管)用的橡胶材料,公开了含有丁基橡胶100质量份、炭黑(SEAST 116、东海碳素公司制)40质量份以及滑石110质量份等的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参考专利文献1的实例来制备橡胶组合物时,可知其加工性(辊加工性(成片性以及卷绕性)、挤出加工性)未必满足近来所要求的水平。此外,将所制备的橡胶组合物用于内管,来制造具备内管和配置于内管的外侧的增强层的制冷剂输送软管时,可知其软管性能(断裂时强度、断裂时伸长率、100%模量、耐制冷剂渗透性)也未必满足近来所要求的水平。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性以及软管性能优异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内管是使用所述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来制造的制冷剂输送软管。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调整炭黑的碘吸附量以及含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以下的构成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1)一种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其用于制造至少具备内管和配置于所述内管的外侧的增强层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的、所述内管,所述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含有:丁基系橡胶、鳞片状填料以及炭黑,所述炭黑的碘吸附量为65~150mg/g,相对于所述丁基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鳞片状填料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上,相对于所述丁基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炭黑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上且小于50质量份。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丁基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鳞片状填料的含量为80~150质量份。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鳞片状填料为滑石。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鳞片状填料以及所述炭黑的合计含量为组合物整体的50~60质量%。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输送软管用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制冷剂输送软管的制冷剂为HFO-1234yf或HFC-134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6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