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旋转压缩机以及冷冻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2185.6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香曾我部弘胜;坪野勇;岸康弘;土屋直洋;竹泽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25B1/00;F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旋转 压缩机 以及 冷冻 空调 装置 | ||
本发明的封闭式旋转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的两个旋转压缩要件、以及分隔两个旋转压缩要件的分隔板,各旋转压缩要件具有缸筒、偏心旋转自如地收纳于缸筒室的滚筒、将缸筒室划分成吸入室和压缩室的叶片、以及使在缸筒室中压缩了的工作流体向密闭容器内排出的放泄阀装置,下侧的旋转压缩要件具有停止压缩运转的停缸机构、和汲取侵入至缸筒室的润滑油的缸筒油流通路,在分隔板配设有将下侧的旋转压缩要件的吸入室与上侧的旋转压缩要件的吸入室连通的分隔板油流通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空调机、冷冻机等中使用的封闭式旋转压缩机以及搭载该封闭式旋转压缩机来构成冷冻循环的冷冻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用于应用容量范围的扩大,封闭式旋转压缩机被标准化为具备两套作为旋转压缩要件的缸筒的双缸类型的旋转压缩机。而且,在这样的压缩机中,公知一种旋转压缩机,其能够进行由两个缸筒室发挥压缩作用的运转、和具备能够根据负荷来进行压缩-停止的切换的缸筒而实现的机械式排量可变运转(停缸运转)。并且,近年来,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看,作为冷冻空调系统的制冷剂,代替现有的R410A制冷剂,全球变暖潜能值较小的R32制冷剂正受到注目。
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的旋转压缩机中,公开一种封闭式旋转压缩机,其避免为在停缸运转时限制润滑油从停缸运转缸筒返回至储存器(吸入罐)而产生的工时的增大,从而实现了成本的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08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专利文献1的封闭式旋转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如下记载:其是旋转式压缩机构部,具有具备与吸入通路连通的缸筒室的缸筒、以偏心运动自如的方式收纳于缸筒室的滚筒、前端部抵接于滚筒的周壁并将缸筒室划分成吸入室和压缩室的动叶(叶片)、以及向密闭壳体内放出在缸筒室中压缩后的气体的放泄阀装置,并且具备经由吸入通路向缸筒室引导吸入压力且使动叶的前端缘从滚筒的周壁离开来停止压缩运转的停缸机构,并且在中间分隔板6设有将形成于具备停缸机构的压缩机构部与其它压缩机构部的缸筒室的吸入室彼此连通的连通路36。
在专利文献1的例如第0032、0048、0049段等中公开一种双缸类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经由连通路将具有停缸机构的上侧的缸筒室与不具有停缸机构的下侧的缸筒室的吸入室彼此连通,侵入至上侧的缸筒室内的润滑油从连通路被引导至下侧的缸筒室而不会被引导至储存器,因而停缸运转中的润滑油从第一缸筒室向储存器的返回受到限制,防止在储存器内存积大量的润滑油,进而能够防止密闭壳体内的润滑油不足。
在该旋转式压缩机中,具有停缸机构的第一缸筒室接近主轴承,第二缸筒室经由中间分隔板而配置于下侧,在机械式排量可变运转(停缸运转)时,由于在从主轴承离开的第二缸筒室中进行压缩运转,因而存在如下课题:接近第二缸筒室的副轴承与主轴承相比,轴承负荷增大而容易引起机械损失的增加、轴承的可靠性降低。
并且,在具有停缸机构的缸筒室配置于中间分隔板的下侧的情况下,由于侵入至该第一缸筒室内的润滑油滞留于该缸筒室的下方,因而并非经由设于中间分隔板的连通孔充分被引导至位于上方的运转缸筒室,有在停缸缸筒室残留润滑油并且因偏心旋转的滚筒使油的搅拌损失增加的问题,并且有机械式排量可变运转(停缸运转)时的压缩机性能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如下的封闭式旋转压缩机以及使用该封闭式旋转压缩机的冷冻空调装置,对于具备能够根据负荷来进行压缩-停止的切换的缸筒的封闭式旋转压缩机能够提高机械式排量可变运转(停缸运转)时的性能和可靠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2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