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质及全固体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2831.0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充;伊藤彰佑;高野良平;石仓武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C01B25/45;H01B1/06;H01B1/08;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佳鑫;葛臻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电解质 全固体电池 固体电解质层 离子电导率 电池特性 晶体结构 阳离子 置换 | ||
本发明提高固体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本发明是具有NaSICON型的晶体结构的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以通式Li1+XMy(PO4)3(P的一部分可以被选自Si、B和V的至少一种置换,M包含成为1价~4价阳离子的元素中的至少一种,‑0.200≤x≤0.900,2.001≤y≤2.200)表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质及全固体电池。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可靠性和安全性优良的二次电池,已知全固体电池。例如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具有由NaSICON结构的磷酸化合物构成的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此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以化学式LixM1yM2zZr2-x(PO4)3(其中,M1包含选自Ti、Ge和Zr中的至少一种,M2包含选自Mg、Ca、Ba、Al、Cr、In、Sc、Y和Hf中的至少一种)表示的固体电解质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58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143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5-0650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全固体电池,希望提高固体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固体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提高全固体电池的电池特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是具有NaSICON型的晶体结构的固体电解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以通式Li1+XMy(PO4)3(P的一部分可以被选自Si、B和V的至少一种置换,M包含成为1价~4价阳离子的元素中的至少一种,-0.200≤x≤0.900,2.001≤y≤2.200)表示。
以Li为离子传导种的固体电解质中,离子的传导途径由Li位点构成。因此认为,如果Li位点被离子传导种以外的其它元素置换,则离子电导率降低。认为在以通式Li1+XMy(PO4)3表示的固体电解质中,在y大于2的情况下,有(y-2)个的量的M位于Li位点。因此认为,在y大于2的情况下,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降低。然而,本发明人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在M包含成为1价~4价阳离子的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且2.001≤y≤2.200的情况下,与y为2的情况相比,通过使y在2.001以上2.200以下,可提高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中,M包含成为1价~4价阳离子的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且2.001≤y≤2.200。因此,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中,优选在上述通式中2.001≤y≤2.100。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中,优选在上述通式中2.001≤y≤2.050。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中,优选M包含成为1价~3价阳离子的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中,优选M包含选自Zr、Hf、Ca、Y、Na、Al、Ga、Sc、V、In、Ti、Ge和Sn的至少一种元素。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中,优选M包含选自Na、Ca、Y、Al、Ga、Sc、V和In的至少一种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2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