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1231.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9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川田和之;加贺田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44;B01D53/8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处理 装置 | ||
吸附处理装置(100)具备筒状转子(90)以及相互被区分的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筒状转子(90)是多个吸附体(30)配置为具有筒孔(90a)的圆筒状而成;筒状转子(90)的筒轴(C)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筒孔(90a)一端闭塞,另一端开口;第1区域(R1)是多个吸附体(30)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4)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5)的区域;第2区域(R2)是流体从筒状转子(90)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吸附体(30),以便从筒孔(90a)的另一侧的开口流出的区域,或者是从筒孔(90a)的另一侧开口流入的流体,从筒状转子(90)内周侧向外周侧导入吸附体(30)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大流量流体的吸附处理装置。
作为以往公开吸附处理装置的文献,可举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吸附处理装置中,在中间形成空间部(筒孔)的圆筒状旋转框体(圆筒状转子)被配置为,其旋转轴(筒轴)沿着铅直方向延伸。旋转框体上处理通过气体的多个吸附区在周向上并列配置。
在圆筒状转子中,中央的空间部下方侧闭塞,中央的空间部上方侧与管路连通。另外,为了将周向上的圆筒状转子的一部分从其他部分区分出,圆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上设有内周侧管路和外周侧管路。
该吸附处理装置中,将含有低浓度的被处理物质的处理对象气体,从上述的其他部分中的圆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导入,使被处理物质在吸附区吸附除去。除去被处理物质的处理完成的气体,通过中央的空间部送出到与之连通的管路。
另一方面,从内周侧管路,向区分出的上述圆筒状转子的一部分中导入再生气体,使在吸附区吸附的被处理物质移动至再生气体中排出,据此,使吸附区的吸附能力恢复。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昭63-84616号”
发明内容
近年来,吸附处理装置中,为了提高处理能力,需要增加吸附容量。吸附容量受圆筒状转子的吸附区的体积影响。因此,通过增大圆筒状转子的筒轴方向的高度,将多个圆筒状转子沿上下方向并列配置,可使吸附容量增加。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以使筒轴朝向铅直方向,在底座上设置圆筒状转子的方式构成吸附处理装置时,通过将多个圆筒状转子在上下方向上并列配置,由于高度限制等的限制,运送上会产生问题。
另外,在筒轴朝向铅直方向的状态下使圆筒状转子旋转时,容易不稳定。因此,由于增大圆筒状转子的筒轴方向的高度,将多个圆筒状转子在铅直方向上重叠配置,使圆筒状转子旋转时,旋转轴不稳定,圆筒状转子进而摇晃,使用上也会出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处理装置,其具有可处理更多流体的大小、可稳定地运送以及旋转。
解决课题的手段
基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吸附处理装置具备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具有筒孔的筒状、可绕筒轴旋转的中空转子,其内周界定所述筒孔;通过使所述筒状转子旋转,多个所述吸附体交替地通过所述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所述筒状转子的上述筒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所述筒孔一端闭塞,另一端开口;所述第1区域是多个所述吸附体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在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上互相相对而设的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所述多个吸附体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而移动;所述第2区域是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所述吸附体,以便流体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孔的另一端的开口流出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所述筒孔另一端的开口流入、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所述吸附体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方法及气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船舶烟道废气的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