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1231.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9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川田和之;加贺田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06 | 分类号: | B01D53/06;B01D53/44;B01D53/8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吸附处理装置,其具备筒状转子,以及相互被区分开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
所述筒状转子是多个吸附体被配置为具有筒孔的筒状、能够绕筒轴旋转的中空转子,其内周界定所述筒孔;
通过所述筒状转子旋转,多个所述吸附体交替地通过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
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筒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所述筒孔一端闭塞,另一端开口;
所述筒状转子包括相互面对的一对板状部件,所述一对板状部件之间在所述筒轴方向上被盘分隔;
在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以及外周侧上互相相对地设置有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所述第1区域是多个所述吸附体的一部分气密或液密地连通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所述多个吸附体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而移动;
所述第2区域是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以便流体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孔另一端的开口流出的区域,或者是流体从所述筒孔另一端的开口流入、通过位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周围的所述筒孔,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在所述筒孔的内部,沿着所述筒轴方向延伸,且从所述筒孔另一端的开口向外部延伸;
所述第1区域是通过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内部的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向外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的区域,或是流体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朝向内周侧被导入到所述吸附体,从而被导入到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处理装置,筒状转子进一步含有分别配置在相互邻接的吸附体之间的多个分隔体,
经由所述多个分隔体形成供分别配置多个所述吸附体的多个空间部,
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所述筒状转子的内周侧相对的内周侧开口端部;
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所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所述内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置有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内周侧弯曲面;
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含有与所述筒状转子的外周侧相对的外周侧开口端部;
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前方侧的所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前方侧边缘部以及位于所述筒状转子的所述旋转方向后方侧的所述外周侧开口端部的旋转方向后方侧边缘部上,分别设有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弯曲的外周侧弯曲面;
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内周侧部分的所述分隔体上设有内侧密封部件,所述内侧密封部件从所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从所述分隔体向所述筒状转子的径向内侧突出;
在位于所述筒状转子外周侧部分的所述分隔体上设有外侧密封部件,所述外侧密封部件从所述筒孔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从所述分隔体向径向外侧突出;
伴随着所述筒状转子的旋转,所述内侧密封部件相对于所述内周侧弯曲面滑动,所述外侧密封部件相对于所述外周侧弯曲面滑动,由此,多个所述空间部的一部分与所述内周侧流路形成部件以及所述外周侧流路形成部件气密或液密地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2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吸附式气体分离方法及气体分离装置
- 下一篇:船舶烟道废气的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