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5998.4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0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堀田克辉;稻口隆;高桥和希;竹本智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触点 电弧 可动接触件 凸出 固定触点 侧面壁 开闭器 平面壁 滚环 固定接触件 接合面位置 方向平行 电磁力 非接触 两侧面 凸出端 相反侧 通电 残留 驱动 覆盖 | ||
本发明得到一种能够防止电弧残留于可动触点上的开闭器。开闭器具有:固定接触件,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接触件,其具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成为接触及非接触的可动触点;以及电弧滚环,其通过电磁力对在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所述电弧滚环由平面壁和侧面壁构成,该平面壁连接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与所述可动触点的相反侧,该侧面壁从所述平面壁向所述可动触点侧凸出,覆盖所述可动接触件的与通电方向平行的两侧面,所述侧面壁的凸出端凸出至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接合面位置为止、或者比其凸出得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闭器,特别是涉及该开闭器的电弧驱动单元中的电弧滚环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开闭器,存在下述开闭器,其通过配置为将由磁体构成的电弧滚环安装于固定接触件,电弧滚环将触点周围覆盖,从而对作用于触点上电弧的电磁力进行强化,能够将电弧从触点上迅速地拉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公开了下述开闭器,其将可动接触件与由磁体构成的招弧角进行连接,使可动触点上的电弧迅速地向招弧角驱动,能够减少触点消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58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346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开闭器中,将触点周围覆盖的构造的电弧滚环安装于固定接触件,在通过触点断开使可动接触件及可动触点从固定接触件及固定触点分离的情况下,可动触点成为从电弧滚环分离的状态。
于是,在刚断开后电弧滚环向固定触点上电弧、可动触点上电弧两者作用强的电磁力,但在电弧切断中途、触点断开后的电弧重燃时,电弧滚环作用于可动触点上电弧的电磁力变得不充分。
由此,相对于固定触点,可动触点上电弧的驱动延迟,产生可动触点残留电弧。
特别地,与作为导体构造而电弧驱动被加速的固定接触件不同,在大多为单纯板形状的可动接触件中该电弧驱动力降低的影响大,容易成为驱动力不足。
另外,可动接触件与固定接触件不同,大多成为在热学上严格的状态,在连续切断时等与固定触点相比,可动触点一方的残留电弧的影响大,存在下述课题,即,不仅由于可动触点残留电弧的电弧热而增大可动触点的消耗,根据情况,还会损害电弧切断可靠性。
在现有的将可动接触件和由磁体形成的招弧角设为一体的构造的开闭器中,不是电弧滚环将可动接触件和触点的周围覆盖,与可动接触件的电流方向平行地设置磁体板的构造,因此没有使通过流过可动接触件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集中于电弧的效果,存在电弧驱动力变得不充分的课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开闭器,该开闭器在从刚断开后至触点解离后都能够对作用于可动触点上电弧的电磁力进行强化,防止可动触点残留电弧。
本发明所涉及的开闭器具有:固定接触件,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接触件,其具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成为接触及非接触的可动触点;以及电弧滚环,其通过电磁力对在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驱动,所述电弧滚环由平面壁和侧面壁构成,该平面壁连接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与所述可动触点的相反侧,该侧面壁从所述平面壁向所述可动触点侧凸出,与所述可动接触件的通电方向平行地配置,覆盖所述可动触点的两侧面,所述侧面壁的凸出端凸出至所述可动触点的表面位置为止、或者比其凸出得更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开闭器,能够得到下述开闭器,即,将可动接触件及可动触点覆盖的电弧滚环使由流过可动接触件的电流形成磁通集中于电弧,由此能够对电磁力进行强化,并且可动接触件和电弧滚环成为一体而动作,由此能够防止在电弧驱动中途作用于可动触点上电弧的电磁力不足,能够防止电弧残留于可动触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元件
- 下一篇:触点机构及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