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331.2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0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保科顕一;矢泽岳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B5/07 | 分类号: | F16B5/07;F24F13/14;F24H9/0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具有 导风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外壳及导风板装置,所述外壳通过将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设计成从外部观察不到,而提高了外观设计性,所述导风板装置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具体地说,通过外壳(42a)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10)实现,所述外壳(42a)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壳体部件(421)及第二壳体部件(422),在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43a)形成有作为突起部的锁定片(426),在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作为与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的锁定孔(427),在第一壳体部件向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锁定片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嵌合时贯通锁定孔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导风板装置(导风板装置1),其通过沿设置于壳体(第二壳体312、322)的圆弧状的凸轮面(导向面322e)使支承风向板(导风板5)的臂(第一导风板支承部件21、第二导风板支承部件22)的凸轮从动部(圆弧部213、223)滑动,从而使臂在后退位置与前进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0207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导风板装置使支承风向板的臂向前进位置移动,使风向板远离空调本体地转动。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导风板装置的臂容易被用户看到,对臂要求较高的外观设计性。尤其在为了在臂内配置马达等驱动源而通过嵌合多个壳体部件来形成臂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设置在用户可目测到的位置,则该露出的锁定部有可能损害到臂的外观设计性。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导风板装置中,在使臂向前进位置移动时,需要只利用臂的基端部及壳体(第一固定体31、第二固定体32)的开口附近部对臂及风向板的载荷进行支承。特别地,在其中的一个臂(第一导风板支承部件21)的前端部配置有用于使风向板转动的马达(第二马达81),而且风向板所受的风压也增大了该载荷。为了防止支承载荷的应力所集中的部分破损、变形,需要专利文献1中的臂及壳体具有相应的刚性,从而存在部件难以小型化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壳及导风板装置,其中,外壳通过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被设置成从外部无法目测到而提高了外观设计性,导风板装置具有该外壳,且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外壳包括彼此嵌合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形成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为将所述内表面作为基端,其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为与所述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所述锁定片的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从所述锁定片的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嵌合在一起时将所述锁定孔贯通的长度。
锁定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锁定片及锁定孔被设计成配置在外壳的内侧的结构,由此能够将锁定片和锁定孔隐藏而不露到外部,从而能够提高外壳的外观设计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