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内嵌式可拆卸电池的自行车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029.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拉尔斯·蒙克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麦LYNX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30 | 分类号: | B62K19/30;B62M6/9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丹麦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嵌式 可拆卸 电池 自行车 支架 | ||
一种在自行车支架中使用的具有电池组外廓的挤压成型的支架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自行车支架,该自行车支架包括若干个支架元件,其中支架元件互相连接且组成具有极大刚度的结构,如此自行车支架在常规负载下不会改变其几何形状,其中将至少一个挤压成型的支架元件在给定横截剖面中挤压成不同的材料厚度外廓,在至少一个挤压成型的支架元件上具有凹口。该自行车支架包括这样的支架元件,在支架元件中实现了具有足够强度的稳定自行车支架,其中该自行车支架变得尽可能不显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行车支架中使用的具有电池组外廓的挤压成型的支架元件的制造方法,该自行车支架包括若干个支架元件,其中支架元件互相连接且组成具有极大刚度的结构,如此自行车支架在常规负载下不会改变其几何形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若干个支架元件的自行车支架,其包括至少一个支架元件,及包括辅助电动马达,其中支架元件互相连接且组成具有极大刚度的结构,如此自行车支架在常规负载下不会改变其几何形状,其中至少部分电池系统内嵌在支架中,该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组,用于与自行车上的设备例如舒适设备和/或安全设备的连接。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如何将自行车与电池连接使用,例如用于车灯的供电。同样地,众所周知如何在自行车中使用电池系统,用于辅助电动马达的供电。
因此,含有辅助电动马达的自行车具有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在自行车某处的电池组。原先通常将电池组放置在行李架下方或与行李架连接,或是与座位连接,但在所谓的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车的最近的型号中,电池组为内嵌或组装在实际的自行车支架中,因此电动车是不容易辨别的。
电池组的问题是它们需要充电,且将整个自行车带到供电电源,例如插座,是不实际的,因此自行车的电池组可以拆卸是必要的。
基于上述的理由,在自行车支架上制造凹口也是众所周知的,由此为电池组形成空间,然而具有的缺点是凹口导致传统的自行车支架结构大幅度变差。
然而,上述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例如,专利DK176497B1中表明,从中已知有自行车支架,其包括若干个支架元件,优选地为管,其中支架元件互相连接且组成具有极大刚度的结构,如此自行车支架在常规负载下不会改变其几何形状,自行车支架中设计为安装电池组的支架部分是由多室外廓组成,其中在多室支架中至少一个腔室是完整的。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具有用于电池组的凹口的自行车支架,其中支架具有极大的刚度。
同样地,众所周知,在圆形管道中安装矩形外廓,且因此也形成了有几个腔室的外廓,由此增加了强度。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相比现有技术好得多、快得多、便宜得多的方式解决自行车支架的稳定性问题,不需使用多室外廓来达到足够的强度,但同时解决了上述问题,如此自行车支架变得尽可能不显眼。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好得多、快得多、便宜得多的解决方案,其中无需将各种结构焊接到一起,以便形成,例如,具有用于电池组的开口的底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在生产过程中挤压出具有不同材料厚度的完成的外廓,其中例如,根据为了达到足够强度的需要,外廓的一个部分具有的材料厚度比其他部分更厚。生产过程还具有的目的是制造凹口,凹口其细致地适应于至少一个电池组。
同样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一种形式挤压电池组,意味着安装电池组的自行车支架表现为“实心浇注”视觉单元。因此,这意味着电池组不会作为外来元件出现,而是自行车整体美学设计的一部分,电池组不会表现为自行车的额外部分。
最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表示一种具有内嵌式可拆卸电池的自行车支架,其中电池主要安装在可轻松拆卸的地方,便于充电,更换,或者防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麦LYNX有限公司,未经丹麦LYNX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