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开闭装置及具有门开闭装置的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3752.3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长浓笃史;森田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23/02 | 分类号: | F25D23/02;E05C19/16;E05F15/6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装置 具有 冰箱 | ||
本发明具有:滑动件59,设在主体部2及门4中的一方;导引部60,设在主体部2及门4中的另一方,对滑动件59进行滑动导引;及驱动部58,使滑动件59至少在X方向相对于导引部60移动;导引部60具有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63a及第二倾斜面64a,在驱动待机时滑动件59位于不会因门4的开闭而干涉导引部60的退避位置,在门4的关闭状态下利用驱动部58而从退避位置移动的滑动件59利用相对于第一倾斜面63a的滑动而对门4进行开门驱动后移动到退避位置,并且,在门4的打开状态下利用驱动部58而从退避位置移动的滑动件59利用相对于第二倾斜面64a的滑动而对门4进行关门驱动后移动到退避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门开闭的门开闭装置及具有门开闭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开闭装置公开于专利文献1中。该门开闭装置中,门以铅垂的枢支轴枢支在前表面具有开口面的主体部的一端部,使门转动而使开口面开闭。在门的上表面,突设有销。在主体部,设有通过致动器而转动的旋转板。在旋转板,设有供销卡合的螺旋状的槽。而且,设有对旋转板施力的弹簧,旋转板的受弹簧施力的方向可切换为在规定的转动位置供销卡合的方向、及解除卡合的方向。
在门的关闭状态下,旋转板位于与销卡合的卡合位置,当驱动致动器时旋转板抵抗弹簧而转动。弹簧在规定的转动位置向解除销的卡合的方向对旋转板施力,使旋转板位于解除与销卡合的解除位置。此时,槽的后壁将销向前方推出,使门打开。
当手动地使门从打开状态关闭,使销接近或抵接解除位置的旋转板时,驱动致动器,使旋转板抵抗弹簧而转动。弹簧在规定的转动位置向销的卡合方向对旋转板施力,使旋转板位于卡合位置。此时,槽的前壁向后方拉回销,使门关闭。
由此,能减轻开门时的负担并防止门的半开状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27527号公报(第6页-第二6页,图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上文所述的现有的冰箱,因手动开门时需要用力来解除旋转板与销的卡合,所以无法减轻负担。而且,当快速地手动关门时,致动器跟不上,需要使旋转板抵抗弹簧而推压,所以会增加负担。因此,存在门开闭装置的便利性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便利性的门开闭装置及冰箱。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门开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主体部,具有开口面;门,以枢支轴枢支于所述主体部而使所述开口面开闭;滑动件,设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门中的一方;导引部,设于所述主体部及所述门中的另一方而对所述滑动件进行滑动导引;及驱动部,使所述滑动件至少在与所述开口面的法线及所述枢支轴垂直的作动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导引部移动;所述导引部具有相对于所述作动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并且,在驱动待机时所述滑动件位于不会因所述门的开闭而干涉所述导引部的退避位置,在所述门的关闭状态下通过所述驱动部而从所述退避位置移动的所述滑动件利用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滑动而对所述门进行开门驱动之后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并且,在所述门的打开状态下通过所述驱动部而从所述退避位置移动的所述滑动件利用相对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滑动而对所述门进行关门驱动之后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的门开闭装置中,所述驱动部具有当驱动时会旋转的旋转体,在所述旋转体设有所述滑动件,并且,设在所述门上的所述导引部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开口面的法线向反方向倾斜,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门打开时及使所述门关闭时,所述滑动件向相同方向移动并在所述导引部滑动。
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的门开闭装置中,当利用所述驱动部打开所述门时及关闭所述门时,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枢支轴的方向移动而在所述导引部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3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