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由防腐蜡或防腐剂制成的保护层覆盖空腔的内壁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0667.1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8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B.沃尔;M.恩格尔哈特;F.多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器人用智能外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6 | 分类号: | B05B13/06;B05D7/22;B05B12/06;B05B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一舟;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防腐 防腐剂 制成 保护层 覆盖 空腔 内壁 方法 系统 | ||
提出了一种用于利用由防腐蜡制成的保护层(50)覆盖空腔的内壁,特别是用于车体(10)和用于车体的附加部件的方法。借助于喷雾器(31)将防腐蜡进入雾化形式(保护剂雾(40)),并通过出口开口(32)供应到待保存的空腔(12)。保护剂雾(40)撞击在空腔(12)的内壁上并在该处形成防腐剂层(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由防腐蜡或蜡基防腐剂制成的保护层覆盖空腔的内壁、特别是用于车体和车体附加部件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所述的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所讨论类型的方法用于车辆制造中,以便保护体部件,并且特别是体的空腔及其附加部件,例如襟翼、门等免受环境的影响。这通常通过喷射或者通过用防腐蜡浸渍空腔来覆盖相关表面并随后除去多余的保护蜡通过将防腐蜡涂敷到相关表面来进行。
这两种方法并非对于每个预期用途都是理想的。在复杂的几何形状的情况下,喷射防腐蜡不能使得从保护蜡的出口点开始到达空腔的所有表面。不能到达的喷射阴影区域可以保留在例如隔板的远侧上,这对于增强是有效的。通过喷射也难以到达收缩的几何形状,例如双壁构型的中间区域。利用防腐蜡的浸渍需要大量的能量和大量的保护蜡,并且由于需要除去多余的保护蜡而变得困难。此外,借助于浸渍来涂敷防腐蜡期间的循环时间的改善只能困难地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技术上不复杂的方法和为此目的而提供的系统,借助于该方法和系统,可以在较低使用保护剂的情况下可靠地覆盖空腔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法:防腐蜡或蜡基防腐剂借助于雾发生器进入雾化形式(保护剂雾)并通过出口开口供应到空腔来保存。保护剂雾被沉积在空腔的内壁上并在此处形成防腐剂层。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情况下使用的防腐剂可以设计为防腐蜡,并且本身具有至少50重量%的蜡部分(基于矿物油的蜡/石蜡)。然而,也可使用具有至少5重量%的、并且优选地在5重量%至15重量%之间的较少蜡部分的蜡基防腐剂。这种防腐剂尤其还可含有在15重量%至30重量%的聚酯树脂的部分。这赋予所涂敷的保护剂层在彻底干燥后高的热稳定性。
下面使用的防腐剂的术语,包括具有高蜡部分的经典防腐蜡和也具有较低蜡部分的防腐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在空腔内产生防腐剂和气体的雾气氛,或者将这种雾气氛供应到空腔。所述雾气氛由气体、特别是空气和非常细小的防腐剂液滴组成。将所述液滴雾化至足够小的尺寸,以便能够悬浮在周围空气中。为此目的,雾中防腐剂液滴的平均尺寸优选60μm,特别优选地平均30μm或甚至10μm。借助于合适的雾发生器产生这种保护剂雾。雾发生器可以为例如单一物质喷嘴,在高压下向该单一物质喷嘴提供防腐剂。这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然而,与在高压下操作的单一物质喷嘴相比,双物质喷嘴被认为是有利的,因为在此处同样可以以较低压力产生非常小的液滴。
该文献中提及的所有平均液滴直径涉及数平均直径,即涉及液滴直径之和除以液滴数。
例如还从DE 102009052089 A1可知,蜡喷射产生雾有不良的副作用。然而,根据本发明,形成喷射射流(其液滴直接撞击抵靠空腔的内壁)是不希望的。相反,雾生成以针对性的方式发生。为此目的,排放操作优选地为这样的类型:使得特别是通过选择所使用的喷嘴以及供应防腐剂和可选地供应压缩空气的压力,至少50%、优选地至少80%的所产生的液滴的尺寸与所述的平均液滴尺寸相差不超过20%。
根据本发明引入到空腔的用于涂覆表面目的的保护剂雾的雾气氛不同于喷射防腐剂的情况主要在于,不是直接沉积在空腔的壁上,而是首先分布在空腔中,并且然后甚至沉积在通过从出口开口喷射不能直接接近的表面上。
为了产生所述雾气氛,优选地选择液滴的尺寸和出口速度以及可选地产生的雾的影响,使得引入的保护剂的至少50%的容积流量需要5秒或更长,直到液滴已沉积在所述壁上。因此,雾气氛仍然有时间在空腔中基本均匀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器人用智能外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机器人用智能外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0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