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连接器、端子接头以及将传感器固定到端子接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7963.6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彻;海科·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4/7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接头 充电连接器 传感器 壳体 传感器固定 容纳室 收缩管 充电 电池 容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连接器,包括:壳体(51),所述壳体(51)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64a),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端子接头(10);以及至少一个传感器(S),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S)利用收缩管(20)安装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10)。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应的方法以及对应的端子接头(10)。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连接器,特别地,本发明用于电驱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充电连接器中的端子接头以及将传感器固定到端子接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车辆不产生有害的排放物,从而有助于城市中更清洁的空气。在2008年,从美国电网电力再充电的电动车辆(EV)每公里排放约115克的二氧化碳,而传统的美国市场的汽油动力汽车每公里排放约250克的二氧化碳。“车辆对电网”的概念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提供为用于公共电网的能量储存器。在这个概念中,在其寿命的大多数时间停放的车辆可以用作能量源和蓄电池,从而补偿公共电网中的峰值负荷。然而,这个概念要求车辆与公共电网的可靠电连接,即使在停放车辆的停放空间的潮湿和炎热/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也是如此。
用于对安装在例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中的车辆侧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连接器是已知的。在这些已知的连接器系统中,车辆侧连接器固定地安装在车辆中或车辆处,并与车辆的电池连接。为了经由外部充电电缆从外部电源对车辆的电池充电,设置在充电电缆的端部处的充电连接器可以与车辆侧连接器连接,从而提供外部电源与安装在车辆内的电池之间的电连接。
在充电时,充电连接器连接到车辆侧连接器,两个连接器通过将设置在车辆侧连接器上的锁定接收部分和锁定部分彼此锁定而保持在连接状态中,并且执行充电。在完成充电之后,解锁部分被推动,以取消锁定部分和锁定接收部分的锁定状态,由此充电连接器能够与车辆侧连接器分开。
由于在对电池充电时可能流过高电流,所以充电连接器以及导线可能变热。导线和充电连接器的过高温度增加电阻,并且甚至可能损坏充电连接器或导线或其它部件。因此,充电电流可能被限制为低电流,以便避免这种高温。然而,将充电电流限制为低值延长了充电时间,从而使车辆的可操作性劣化。
因此,存在对于改进这种情况的需要。具体地,目的是允许对连接器上普遍的状况进行可靠测量,以在施加高电流时特别地允许短充电时间,同时避免在充电期间的有问题的状况(例如过高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该目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对安装在车辆中的电池充电的充电连接器,该充电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容纳室,所述容纳室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端子接头,以及
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安装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其中,所述传感器被放置到被预固定/能够被预固定到端子接头的外表面的安装支架、套管或夹具中,然后传感器借助于至少一个收缩管安装并附接到端子接头。
通过借助于至少一个收缩管将传感器安装到端子接头,可以以容易和可靠的方式精确地检测端子接头的状况(诸如其温度、振动和/或湿度)。换句话说,传感器与端子接头抵接或接触,使得传感器的紧密布置和/或传感器借助于收缩管与端子接头直接接触导致精确且可靠地检测端子接头的状况。此外,鉴于由传感器进行可靠的感测,收缩管允许将传感器容易地机械附接到端子接头,由此允许其良好(特别地直接或间接)联接到端子接头。
换句话说,传感器的布置(特别地直接接触或紧密定位)可以通过应用或使用收缩管来容易地执行,特别地通过将端子接头与传感器一起放置在尚未收缩的收缩管内,并且随后加热收缩管以便减小其尺寸或直径,使得传感器(特别地直接或间接)固定或机械定位到端子接头上,优选地到其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7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