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铸造铸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和二次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339.2 | 申请日: | 2017-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2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桑内祐辉;舟金仁志;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铸造 二次 冷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是由连续铸造机进行铸造的铸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和二次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铸造机在铸模的下方的二次冷却带具有从铸坯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支承铸坯的多对支承辊,在沿着所述连续铸造机的铸造方向相邻的支承辊之间配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备用于供给制冷剂的制冷剂管和用于使制冷剂在铸坯上扩散的平板状的制冷剂引导板,在所述制冷剂引导板在垂直方向上与铸坯的表面隔开间隔地与铸坯的表面平行地配置的状况下,将制冷剂从设于所述制冷剂引导板的制冷剂的供给口向铸坯表面与制冷剂引导板之间的间隙供给,主要以过渡沸腾区域的制冷剂冷却铸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连续铸造机进行铸坯的连续铸造之际的二次冷却方法和二次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业的连续铸造中,作为对铸坯进行二次冷却的方法,以往广泛地进行喷射方式的冷却。在该二次冷却方法中,在输送铸坯的支承辊之间配置喷射喷嘴,将冷却水呈喷射状向铸坯的表面吹送而进行冷却。
在喷射方式的冷却的情况下,存在由所谓的滴水、积水导致的过冷却的问题。滴水是在作为铸坯的支承辊的组合辊中从不与铸坯接触的轴承部向下游侧流下的冷却水。另外,积水是滞留于由辊周面和铸坯表面围成的空间的冷却水。并且,若从喷射喷嘴喷射来的冷却水与滴水、积水干涉,则其干涉部位被过冷却,铸坯宽度方向的冷却变得不均匀。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二次冷却方法,在该二次冷却方法中,根据这些滴水、积水的产生部位,对喷射喷嘴的配置、冷却水的水量恰当地进行调整,从而抑制由滴水、积水导致的过冷却,而使冷却均匀性提高。
另外,在喷射方式的情况下,向高温的铸坯喷射水,水飞散,喷射的水未被高效地利用,因此,冷却能力存在极限。因此,将来,为了提高铸造速度而使生产率提高,需要大幅度地增加供水量,或延长连续铸造机的机长而增加二次冷却区间。也就是说,以现状的连续铸造机无法应对,为了谋求连续铸造的高速化,期望的是大幅度提高二次冷却中的传热系数。
以往,为了减少二次冷却中的温度不均而均匀地冷却,在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将铸坯表面温度保持在膜沸腾的区域来进行冷却的二次冷却方法,记载有在辊间配置多孔板来喷出冷却水的内容。
另外,作为使二次冷却的冷却能力提高的方法,在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使用了防磨板的篦条冷床设备。
另外,在例如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一种利用水膜流来冷却铸坯从而使冷却能力提高的连续铸坯的二次冷却方法。
另外,在例如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在引导板与铸坯之间以水膜流形成连续床来冷却铸坯从而使冷却能力提高的连续铸坯的二次冷却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98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146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453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086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201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知晓了上述的二次冷却方法也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抑制滴水、积水的影响,但既然在喷射方式中使用大量的冷却水,就无法完全防止这些滴水、积水的影响。因而,冷却均匀性依然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由于是喷射方式的冷却,所以如上述那样冷却能力存在极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3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用于改进铸件热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