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摩机构以及具备该按摩机构的椅子型按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3462.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5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哲也;清水新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刘林华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机构 以及 具备 椅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紧凑,并且能够可靠地使施疗件的突出量可变的椅子型按摩机。按摩机构(4)具有:具备施疗件的按摩部件(7);向按摩部件(7)传递旋转驱动力的旋转驱动轴(22);产生揉按按摩动作的第1驱动部;产生捶敲按摩动作的第2驱动部;连结第2驱动部与按摩部件(7)的基端的连杆部件(42);以及使按摩部件(7)的基端绕旋转驱动轴(22)旋转从而改变施疗件的前后方向的突出量的突出量可变机构(47),突出量可变机构(47)传递由第1驱动部带来的旋转驱动轴(22)的旋转驱动力,使第2驱动部沿上下方向移动,使按摩部件(7)的基端侧绕旋转驱动轴(22)旋转从而使施疗件的前后方向的突出量可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机构以及具备该按摩机构的椅子型按摩机。
背景技术
以往,按摩机构产生揉按、捶敲、指压以及振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按摩动作,对使用者的施疗部赋予按摩动作。
作为这样的按摩机构(揉背装置)存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按摩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46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以往的按摩机构中,具备使机构主体上下移动的升降用马达63、产生揉按动作的揉按用马达26、产生捶敲动作的捶敲用马达34以及使在末端具备施疗件的臂沿前后方向进退的进退用马达这四个马达。
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的按摩机构的四个马达分别进行各动作(升降、揉按、捶敲、进退)。因此,该按摩机构为了将四个马达各自的驱动力传递至臂等各部件,具备有多个齿轮、减速机这样的传递机构,是结构非常复杂(参照图3、图5、图6等)且大型的机构。
此外,如果将这样大型的按摩机构用于椅子型按摩机,则相对于座部而言靠背部的重量增加了按摩机构的重量的量,因此存在椅子型按摩机变得较重且大型的可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子型按摩机,该椅子型按摩机的结构简单且紧凑,并且能够可靠地使施疗件的突出量可变,其结果是,能够对使用者的所有部位(肩、腰、后背等)赋予多样且不腻烦的揉按感、按摩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描述以下技术性方案。
本发明的按摩机构的特征在于,该按摩机构具有:按摩部件,其在末端侧具备施疗件且在基台上左右配备一对;旋转驱动轴,其以在前述基台上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配备且向前述一对按摩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驱动部,其使前述旋转驱动轴旋转从而驱动前述一对按摩部件来产生按摩动作;以及突出量可变机构,其通过使前述一对按摩部件的基端侧绕旋转驱动轴旋转,而改变前述施疗件的前后方向的突出量,前述突出量可变机构具有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传递由驱动部带来的旋转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使前述按摩部件的基端侧绕旋转驱动轴旋转,从而使施疗件的前后方向的突出量可变。
优选的是,所述按摩机构设成以下结构:在前述按摩部件的基端侧具备用于防止与前述旋转轴的一同旋转的限制部,前述连结部件使限制部活动,从而使前述按摩部件的基端侧绕旋转驱动轴旋转。
本发明的其它按摩机构的特征在于,该按摩机构具有:按摩部件,其在末端侧具备施疗件且在基台上左右配备一对;旋转驱动轴,其以在前述基台上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配备且向前述一对按摩部件传递旋转驱动力;第1驱动部,其使前述旋转驱动轴旋转从而驱动前述一对按摩部件来产生揉按按摩动作;第2驱动部,其能够在前述基台上沿上下方向移动,驱动前述一对按摩部件产生捶敲按摩动作;连杆部件,其连结前述第2驱动部与前述一对按摩部件的基端;以及突出量可变机构,其通过使前述一对按摩部件的基端侧绕旋转驱动轴旋转,而改变前述施疗件的前后方向的突出量,前述突出量可变机构具有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传递由前述第1驱动部带来的旋转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使第2驱动部沿上下方向移动,使前述按摩部件的基端侧绕旋转驱动轴旋转,从而使施疗件的前后方向的突出量可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