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接装置以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2946.3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三鼓达辉;光冈良祐;中谷隆文;渡部裕二郎;田方浩智;木本隆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B23K11/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其具备:焊接部(20),其具有一对电极轮(21A、21B),一对电极轮配置为夹着焊接对象彼此对置;压下部(30),其具有一对加压辊(31A、31B),一对加压辊压下由电极轮(21A、21B)焊接后的焊接对象的焊接部分,并配置为夹着焊接对象彼此对置;冷却部(40),其朝向由加压辊压下后的焊接部分供给冷却介质;加热部(50),其加热由冷却部(40)冷却后的焊接部分;以及移动体(10),其支承焊接部(20)、压下部(30)、冷却部(40)以及加热部(50)并且在焊接对象的焊接方向上往复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薄滚焊。
背景技术
压薄滚焊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使两张金属板的端部重叠,利用一对电极轮对该重叠部分进行加压,流通焊接电流并且连续进行焊接之后,利用一对加压辊来实现重叠高低差的平坦化。专利文献1提供压薄滚焊方法以及装置,在板厚超过2mm的金属板的压薄滚焊中,确保高接合强度与可靠性,进而还能够进行板厚超过4.5mmde1金属板的接合。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2/03906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压薄滚焊方法,能够进行板厚超过4.5mm的金属板的接合,但焊接过的金属板例如之后供向轧制。要求在经过该轧制后在焊接部分也不会产生缺陷且保持致密性。
对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基于压薄滚焊的焊接部分的机械特性的焊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焊接装置具备焊接部、压下部、冷却部、加热部以及移动体。
焊接部具有配置为夹着焊接对象彼此对置的一对电极轮。
压下部具有压下由电极轮焊接后的焊接对象的焊接部分的、配置为夹着焊接对象彼此对置的一对加压辊。
冷却部朝向由加压辊压下后的焊接部分供给冷却介质。
加热部加热由冷却部冷却后的焊接部分。
移动体支承焊接部、压下部、冷却部以及加热部,并且在焊接对象的焊接方向上往复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焊接方法依次执行步骤A、步骤B、步骤C以及步骤D。
在步骤A中,利用配置为夹着焊接对象彼此对置的一对电极轮来焊接焊接对象。
在步骤B中,利用配置为夹着焊接对象彼此对置的一对加压辊压下由电极轮焊接后的焊接部分。
在步骤C中,从洒水喷嘴朝向由加压辊压下后的焊接部分供给冷却水。
在步骤D中,利用加热器来加热由冷却水冷却后的焊接部分。
在本发明的焊接方法中,电极轮、加压辊、洒水喷嘴以及加热器成为一体,在从后退位置移动至前进位置的去路与从前进位置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回路上往复移动。而且,本发明的焊接方法在回路中依次执行步骤A、步骤B、步骤C以及步骤D。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焊接装置,在移动体上除了焊接部、压下部之外还具备冷却部、加热部,因此在进行基于焊接部的焊接与基于压下部的焊接部分的压下之后,能够立即进行用于淬火的冷却以及用于回火的加热。因而,根据本发明的焊接装置,在焊接部分的晶粒的微细化之外,能够进行淬火以及回火,因此能够提高焊接部分的机械特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焊接装置,(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未经普锐特冶金技术日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焊接方法以及电弧焊接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