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型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0737.5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裵昌焕;李孝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韩亚科技;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33/22;F16L25/00;F16L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方挺,黄谦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套管 | ||
1.一种密闭型套管,具备为密封结合具备第一外径及第一内径的第一管和具备第二外径及比所述第一外径大的第二内径的第二管,在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相互插入结合的状态下,设置于插入结合部位的形状,所述密闭型套管包括:
主体,具备主体中心轴且呈柱状;
贯通孔,在所述主体上,以所述主体中心轴为中心轴形成,并具备在安装状态下作为所述第二管一侧的开口的入口部,及在安装状态下作为所述第一管一侧的开口的出口部;
其中,所述贯通孔在内壁的一个部位形成用于向所述插入结合部位施加密封压力的加压部,
而作为所述加压部的内径的加压部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靠近出口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加压部在从位于所述出口部的棱角的加压部第二边界部到位于所述贯通孔内部的一定位置的加压部第一边界部为止的所有点上,维持所述加压部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加压部的所述主体中心轴方向长度的从所述加压部第一边界部到所述加压部第二边界部为止的长度,可以所述主体的所述主体中心轴方向长度的20~40%的长度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在从所述入口部到所述加压部第一边界部为止的区域,具备其内径逐渐减少的加压导入部,以在密闭型套管的安装过程中,随着所述密闭型套管逐渐插入所述第二管一侧,所述密闭型套管施加于所述第二管的压力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构成加压导入部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壁由曲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根据包括所述主体中心轴的平面的所述加压导入部的截面外围线为具备一定的曲率半径的凸状的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包括前端加压部及后端加压部,作为所述前端加压部的内径的前端加压部内径大于作为所述后端加压部的内径的后端加压部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备可通过触觉相互识别入口部和出口部方向的识别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结构以相对于所述主体表面相对突出的阳刻结构或相对凹陷的阴刻结构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刻结构或所述阴刻结构相对于所述主体的表面具有0.2~2mm的段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内径和第二外径的差异为第二外径的5~15%。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闭型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加压部内径和所述后端加压部内径的差异为所述后端加压部内径的1~10%。
14.一种密闭型套管的使用方法,在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闭型套管的使用方法中,包括:
i)向所述第一管插入所述密闭型套管,以使所述入口部靠近所述插入结合部位的步骤;
i i)在插入密闭型套管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管插入所述第二管的步骤;
i i i)向所述密闭型套管的入口部一侧插入所述第二管端部末端的步骤;
iv)随着向所述密闭型套管的所述出口部一侧端部施加压力,所述第二管沿所述加压导入部的曲面插入,从而使第二管端部末端到达加压部第一边界部的步骤;
v)随着向所述密闭型套管的所述出口部一侧端部施加压力,所述第二管端部末端到达所述加压部第二边界部的步骤;
vi)所述加压部向插入结合部位施加密封压力,以完成第一管及第二管的相互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韩亚科技;艾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韩亚科技;艾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7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