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6320.5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顺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0 | 分类号: | B60B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102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条 主辐条 辐条 本实用新型 摩托车轮毂 轮辋 轮毂 摩托车 摩托车油耗 轻质材料 侧面 高硬度 轮轴毂 油耗 通孔 外端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轮毂重力较大容易导致摩托车油耗增加的弊端,提供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轮轴毂以及若干主辐条,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副辐条,相邻主辐条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条,加强条固定安装在轮辋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上开有贯穿加强条两侧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主辐条与副辐条共同构成摩托车的辐条,相对于现有摩托车轮毂重量更低,能降低摩托车的油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在摩托车上使用的轮毂对其承受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其承受力,现有的摩托车轮毂大多采用合金材料一次性浇筑而成,且辐条都设计成较粗,就会使用较多的合金材料,使得轮毂的重力就会较大,从而导致摩托车油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轮毂重力较大容易导致摩托车油耗增加的弊端,提供一种摩轮毂,该摩轮毂的辐条由合金材料的主辐条和高强度硬质塑料制成的副辐条组成,在保证摩托车轮毂的承受力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减轻轮毂的重量,从而减轻摩托车的油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轮毂,包括轮辋、轮轴毂以及设置在轮辋与轮轴毂之间的若干主辐条,所述主辐条的外端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主辐条的内端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侧面都连接有一根对轮辋和轮轴毂起支撑作用的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的副辐条,相邻主辐条的外端之间还设有加强条,加强条固定安装在轮辋的内侧面,所述加强条上开有贯穿加强条两侧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主辐条与副辐条共同构成摩托车的辐条,主辐条和副辐条共同承受轮辋的作用力,所以能够缩小主辐条的宽度或直径,从而减少制成主辐条的重量,而增加的副辐条采用高强度高硬度的轻质材料制成,自身重量较轻,总质量仍旧小于全部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的主辐条、副辐条的重量,而在加强条上开设通孔,也是为了减轻加强条的体积,从而使加强条的重量,所以能够减轻轮毂整体的重量,从而减轻摩托车的油耗。
作为优选,每一根所述主辐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与轮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根主辐条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与轮轴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副辐条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凸部,所述副辐条包括左辐条和右辐条,左辐条和右辐条分别夹持在主辐条的两侧,左辐条的外端内侧面和右辐条的外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一固定座的两侧,左辐条的外端和右辐条的外端紧贴第一凸部上,左辐条的内端内侧面和右辐条的内端内侧面分别夹持在第二固定座的两侧,左辐条的内端和右辐条的内端紧贴第二凸部上,所述左辐条和右辐条之间通过设置螺栓螺母组件夹紧。
作为优选,所述轮轴毂包括同一中心轴线的内圆环和外圆环,内圆环和外圆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结构的圆环板,圆环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两端分别与内圆环和外圆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侧面设有防撞凸块。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有石头等部件碰撞到第一固定座上,从而对第一固定座造成损伤,进而容易损伤第一固定座与副辐条的连接位置,防撞凸块的设置,能够防止石块直接撞到第一固定座上,从而保证第一固定座与副辐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副辐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条形结构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副辐条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加强筋能够增强副辐条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上的通孔内设有将通孔堵塞的塑料铆钉,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通孔的设置可能会产生风阻,增加摩托车的油耗,而设置了塑料铆钉,减小了轮毂上加强条的风阻,同时也能降低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石块直接碰撞到加强条上的可能性,对加强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顺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顺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6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辐条摩轮轮毂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可发光汽车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