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3240.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5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蔡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侧向 发声装置 容纳空间 车身 车速 驱动控制装置 电动车辆 读取装置 电连接 提示音 车辆技术领域 读取 本实用新型 后视反光镜 提示音信号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车辆车身 一端开口 发声器 开口 防护 扩散 输出 配置 传播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配置发声器,以便于实用。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辆包括: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以电动车辆为主,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其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辆具有清洁污染小、噪音低等诸多优势。
也正是因为电动车辆具有本较小的噪声的特点,其在低速行驶当中几乎没有噪声,因此行人往往容易忽略低速行驶的电动车辆,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美国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出台了相关规定规定,所有市场本土售卖的电动车辆在时速低于18.6英里(约合30千米/小时)的情况下,必须自动发出噪声以提醒行人。然而,如何配置发声器,使其适于应用,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配置发声器,以便于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
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扩音孔。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扩音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防护装置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上述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车速读取装置;
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还包括:
激活开关,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换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的启动状态与停止状态。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激活开关为按键开关或触控屏开关或旋钮开关或拨动开关。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3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