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1431.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0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树志;肖明理;赵先森;邹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志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击打棒 底座 电磁线圈 窗器 护套 手拍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手动电动 弹簧 拍打 操作过程 可滑动地 柔性材料 尖锐部 舒适性 中间孔 中间套 弹出 尾端 向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包括底座、电磁线圈、具有前端尖锐部的击打棒和弹簧;所述电磁线圈装在底座的底板上;所述击打棒可滑动地装在电磁线圈的中间孔处,所述弹簧装在击打棒与底座的底板之间;所述击窗器还包括一柔性材料制成的手拍护套,手拍护套的边缘与底座相固定,手拍护套的中间套在击打棒的尾端。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防止手动拍打时击打棒向后端弹出,又可以提高手动拍打操作过程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窗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客车采用了封闭式玻璃客车的设计。与此同时,人们对客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客车上配备击破车窗玻璃的击窗器成为国家对客车的要求之一。
击窗器既有手动结构,也有电动结构,手动结构的击窗器主要是采用拍打击打棒的方式来实现将车辆的玻璃击碎,而电动结构通常是采用电磁线圈产生磁力带动击打棒运动的方式来实现将车辆的玻璃击碎,为了防止断电时,电动结构的击窗器无法动作,现有技术是将手动结构和电动结构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手动方式实现将车辆的玻璃击碎,也可以电动方式实现将车辆的玻璃击碎。现有技术的这种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通常包括一底座,底座的底板上装有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的中间孔滑动套接击打棒,击打棒与底座的底板之间装有一弹簧,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磁力,使击打棒向下运动,击打棒压缩弹簧,击打棒的前端尖锐结构穿出底座而击向玻璃,当电磁线圈断电时,受压缩弹簧复位的作用,击打棒回复原位;当采用手动方式时,直接在击打棒的后端拍打击打棒,使击打棒向下运动,击打棒压缩弹簧,击打棒的前端尖锐结构穿出底座而击向玻璃,当拍打力消除后,弹簧复位,击打棒也回复原位。现有技术的这种击窗器,由于手动拍打时,需要将击打棒的后端暴露出来,这样,在弹簧复位时,很容易带动击打棒向后端弹出,影响击窗器的重复使用,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通过对现有的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的结构改进,既可以防止手动拍打时击打棒向后端弹出,又可以提高手动拍打操作过程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式击窗器,包括底座、电磁线圈、具有前端尖锐部的击打棒和弹簧;所述电磁线圈装在底座的底板上;所述击打棒可滑动地装在电磁线圈的中间孔处,所述弹簧装在击打棒与底座的底板之间;所述击窗器还包括一柔性材料制成的手拍护套,手拍护套的边缘与底座相固定,手拍护套的中间套在击打棒的尾端。
所述底座的底板上设有可让击打棒的前端穿出来的通孔,且该通孔设在与电磁线圈的中间孔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手拍护套的边缘与底座之间还设有上盖,上盖的底端与底座的上端相固定,由上盖和底座围成容纳所述电磁线圈的腔体;所述手拍护套的边缘与上盖相固定。
所述手拍护套的边缘设有卡扣,所述上盖设有卡孔,手拍护套的边缘通过卡扣与卡孔的配合固定在上盖上。
所述击窗器还包括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上盖旋接相固定,并将手拍护套和击打棒的后端包容在内。
所述保护盖和上盖之间还装有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与误操作警报装置相连接;所述误操作警报装置装在底座上。
所述底座的底端还装有减震垫。
所述底座还装有线路检查指示装置,所述线路检查指示装置连接在电磁线圈的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增加一柔性材料制成的手拍护套,并将手拍护套的边缘与底座相固定,手拍护套的中间套在击打棒的尾端。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既可以防止手动拍打时击打棒向后端弹出,又可以提高手动拍打操作过程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志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志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1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逃生缓降管的护圈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鼻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