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电容器流水线大电流的自调节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5800.1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旗;张生林;胡学龙;刘忠波;张礼刚;王伟然;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源雷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瓷套 螺杆 电容器 电容器套管 自调节夹具 夹具本体 大电流 夹紧 流水线 夹具 软质导体 使用性能 传统的 点接触 海绵铜 活动轴 面接触 中心距 螺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电容器流水线大电流的自调节夹具。用于对瓷套螺杆(1)进行夹紧,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通过软质导体(2)实现对瓷套螺杆(1)的夹紧。本实用新型通过海绵铜和瓷套螺杆进行接触,这样接触面积大大增加,相当于从传统的点接触变成面接触,不但接触可靠,而且夹具不会坏电容器套管螺牙,具备很好的使用性能;且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轴接头能根据电容器套管不同中心距进行自调节,使用更具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电容器流水线大电流的自调节夹具,属于电气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超高压电网的逐渐形成,电力设备的电压、容量也随之增加,相应的电容器高度、双瓷套中心距、瓷套螺杆种类也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主要应用于电容器(单相双瓷套高压并联/滤波、串联电容器)自动化试验检测流水线的交流极间耐压行为试验过程中。在该试验过程中,通过夹紧不同中心距电容器的双瓷套,确保电容器通过较大电流完成交流极间耐压试验。
传统的夹具对瓷套螺杆只是面接触,或者螺牙接触,且规格单一,这就带来接触面积小、通流少等弊端。现有的夹具只是单一的通过瓷套螺杆的面接触来达到夹紧的目的,而从机械角度来说现有的夹具中心距单一、夹紧口单一,并且易损坏瓷套螺杆;从电气角度来说,现有的夹具并不能通过较大的电流,往往会损坏夹具头。从各方面来说明现有夹具已不能胜任多种规格电容器的自动化试验检测流水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不易破坏螺牙,基于原有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瓷套螺杆夹紧的一种通过电容器流水线大电流的自调节夹具。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瓷套螺杆(1)进行夹紧,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通过软质导体(2)实现对瓷套螺杆(1)的夹紧。
所述软质导体(2)为海绵铜,所述软质导体(2)和瓷套螺杆(1)具备较大的接触面积。
所述夹具本体为四爪接触片(3)。
所述夹具本体上部通过活动轴接头(4)安装在升降平台(5)上。
所述活动轴接头(4)可实现360°回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海绵铜和瓷套螺杆进行接触,这样接触面积大大增加,相当于从传统的点接触变成面接触,不但接触可靠,而且夹具不会坏电容器套管螺牙,具备很好的使用性能;且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轴接头能根据电容器套管不同中心距进行自调节,使用更具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瓷套螺杆、2为软质导体、3为四爪接触片、4为活动轴接头、5为升降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对瓷套螺杆1进行夹紧,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通过软质导体2实现对瓷套螺杆1的夹紧。
所述软质导体2为海绵铜,所述软质导体2和瓷套螺杆1具备较大的接触面积。
所述夹具本体为四爪接触片3。
所述夹具本体上部通过活动轴接头4安装在升降平台5上。
所述活动轴接头4可实现360°回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夹具安装在流水线升降平台5中,实现夹紧瓷套螺杆1,达到进行电容器行为试验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源雷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源雷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5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机电设备用电路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晶模组阻抗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