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棒材缓冲收集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8738.3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1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楷;张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0 | 分类号: | B23Q7/10;B23Q7/08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和聚龙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平台 筐体 缓冲 缓冲油缸 拨料钩 固定座 收集筐 棒材 导板 铰接 料槽 本实用新型 缓冲组件 金属棒材 活塞杆端部 筐体上端 驱动机构 使用寿命 外侧延伸 上端面 上端 缸体 转动 滚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金属棒材缓冲收集筐,包括筐体、拨料钩和第一缓冲组件,筐体上端面开有料槽,筐体设置有导向平台,导向平台一端延伸至料槽上端的边缘,导向平台另一端向筐体外侧延伸,导向平台上端面可供棒材滚动,拨料钩端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在远离筐体一侧的导向平台端部,拨料钩可绕导向平台端部转动;第一缓冲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缓冲油缸、缓冲导板和第一固定座,缓冲导板一端铰接在导向平台靠近料槽一侧的端部,第一固定座相对筐体位置固定,第一缓冲油缸的缸体与第一固定座之间铰接,第一缓冲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缓冲导板之间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轻棒材与筐体之间撞击力度,保护棒材的外表面,而且增加收集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棒材加工中的收集筐。
背景技术
金属棒材一般包括圆棒和方坯,金属棒材加工中,加工后需要通过收集筐收集,一般收集筐括筐体和拨料钩,筐体上开有料槽,拨料钩端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在料槽一侧的筐体上,拨料钩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将金属棒材勾住且带动金属棒材转动,金属棒材沿拨料钩滚落至筐体的料槽内,如此循环,直至料槽内的金属棒材累积至一定数量时,统一捆扎,完成收集工作。但由于每支成品棒材的自重大(200kg~900kg),成品落入时料槽时,棒材与筐体之间发生巨大撞击,容易损伤棒材的外表面,而且影响收集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减少棒材与筐体之间撞击力的金属棒材缓冲收集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棒材缓冲收集筐,包括筐体和拨料钩,筐体上端面开有料槽,筐体设置有导向平台,导向平台一端延伸至料槽上端的边缘,导向平台另一端向筐体外侧延伸,导向平台上端面可供棒材滚动,远离筐体一侧的导向平台端部的水平高度要高于靠近料槽一侧的导向平台端部的水平高度,拨料钩端部通过驱动机构安装在远离筐体一侧的导向平台端部,拨料钩可绕导向平台端部转动;
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缓冲油缸、缓冲导板和第一固定座,缓冲导板一端铰接在导向平台靠近料槽一侧的端部,缓冲导板的转动轴线与拨料钩的转动轴线一致,第一固定座相对筐体位置固定,第一缓冲油缸的缸体与第一固定座之间铰接,第一缓冲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缓冲导板之间铰接;
第一缓冲油缸至最大行程时,远离导向平台一侧的缓冲导板端部靠近料槽上端开口,并且缓冲导板在筐体端面的投影与料槽在筐体端面的投影部分重合;第一缓冲油缸至最小行程时,缓冲导板在筐体端面的投影完全退出料槽在筐体端面的投影外。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金属棒材通过拨料钩进入本金属棒材缓冲收集筐,沿导向平台滚落至缓冲导板上,最终与筐体的料槽侧壁接触,避免原有技术中金属棒材进入收集筐中直接掉入料槽的情况,降低了金属棒与料槽侧壁接触时的动能,当缓冲导板上的金属棒材达到预定数量时,启动第一缓冲油缸使得缓冲导板围绕着第一固定座向下摆动一个角度以增大框体上部堆放金属棒材的空间,由于第一缓冲油缸进行间断性运动,使得缓冲导板作向下作渐进式摆动,直至最小行程,缓冲导板在筐体端面的投影完全退出料槽在筐体端面的投影外,缓冲导板上的棒材完全落入料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轻棒材与筐体之间撞击力度,保护棒材的外表面,而且增加收集筐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金属棒材缓冲收集筐简称为本收集筐。
本收集筐的第一缓冲组件还包括连杆、过渡板和转座,转座相对筐体位置固定,过渡板一端与转座之间铰接,过渡板另一端与连杆一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缓冲导板之间铰接,第一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与过渡板中部铰接,通过连杆及过渡板实现第一缓冲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缓冲导板之间的铰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第一缓冲组件的结构更为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未经浩中机械(蚌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8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式夹爪
- 下一篇:一种用于立式数控机床的地震防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