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血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8332.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叶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双层结构 软管 储血架 采血 穿刺装置 前端设置 采血管 穿刺针 压力圈 针座 医用采血装置 音乐播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 抽血部位 对称设置 后端侧壁 环形结构 壳体侧壁 气囊连接 软管连接 血液流动 压力可控 圆形通孔 圆周设置 矩形体 万向管 握持部 有压力 上端 卡扣 通孔 挤压 体内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采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穿刺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矩形体,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双层结构,壳体前端设置有穿过双层结构的圆形通孔,通孔与双层结构连接处圆周设置有压力圈,压力圈为环形结构并位于双层结构内,压力圈通过软管与气囊连接,壳体内设置有音乐播放装置;壳体的后端侧壁还设置有储血架,储血架通过卡扣与壳体侧壁连接,储血架上设置有采血管,采血管通过软管与穿刺针连接,穿刺针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针座,针座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握持部。该装置对患者抽血部位上端进行挤压时压力可控,减少不适,软管有万向管保护,同时患者看不到采血过程血液流动情况,避免晕血症患者出现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采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血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疾病都需要通过检测血项判断,而检测血项时需要先采血,采血时需要将抽血部位的上端用弹性管捆扎一下,使血管更加明显,便于医护人员采血,而弹性管捆扎时,捆扎的力度是医护人员个人凭感觉捆扎,但患者有时会感觉疼痛感明显,造成不适,且弹性管容易回复,捆扎时力度慢慢回弹,此外,弹性管还经常被患者拿着玩而忘记还给医护人员,造成需要配备多个,且弹性管捆扎时对患者胳膊的压力无法控制,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捆扎时还有可能因为肢体的接触而造成碰撞,同时容易造成纠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血穿刺过程需要用弹性管捆扎抽血部位的上端,弹性管捆扎时易产生不适,捆扎力度无法进行控制且易产生碰撞等缺陷,而提供一种血穿刺装置,该装置对患者抽血部位上端进行挤压时压力可控,压力可直观观察,调节性好,减少不适,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医患人员与患者过多的肢体接触,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血穿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矩形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双层结构,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穿过双层结构的圆形通孔,所述通孔与双层结构连接处圆周设置有压力圈,所述压力圈为环形结构并位于双层结构内,所述压力圈通过软管与气囊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音乐播放装置;所述壳体的后端侧壁还设置有储血架,所述储血架通过卡扣与壳体侧壁连接,所述储血架上设置有采血管,所述采血管通过软管与穿刺针连接,所述穿刺针与软管连接处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上设置有对称设置的握持部。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外部设置有万向管,所述采血管上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端侧壁设置有L形卡位,所述储血架的侧壁设置有与L形卡位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储血架上均匀分布有血管槽,所述血管槽与采血管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控制音乐播放装置的按钮。
优选的,所述压力圈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压力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双层结构内设置有圆形挡板,所述压力圈位于圆形挡板和通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通孔处设置有与双层结构连接的圆形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血穿刺装置,该装置通过压力圈和气囊控制对患者抽血部位前端进行挤压,便于静脉血管更加明显,音乐播放装置能够使患者更加放松,穿刺针的针座便于对针进行固定握持,防止掉落,软管通过万向管进行保护,同时不影响对穿刺针各个方位进行转动,该装置能够防止患者直接观察采血过程,避免晕血症患者出现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通孔,3-压力圈,5-气囊,6-挡板,7-储血架,8-压力显示屏,9-L形卡位,10-卡槽,11-采血管,12-血管槽,13-穿刺针,14-万向管,15-针座,16-握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8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可调节的充气式压脉带
- 下一篇:一种刨削刀具动力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