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闻采访用话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4925.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冠西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408100 重庆市涪陵***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壳体 新闻采访 传动块 底座 轴承 话筒 推杆 本实用新型 转动连接 内侧壁 限位块 滑动连接 话筒使用 上端固定 上螺纹 弹簧 带轮 推板 位块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闻采访用话筒,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和传动块,所述箱体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螺纹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箱体远离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传动块位于轴套的内部并和轴套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且传动块和轴套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轴套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底座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提供了一种记者新闻采访时使用的话筒,解决了现有话筒使用不便的问题,提高了记者的采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闻记者采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闻采访用话筒。
背景技术
记者是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在中国早期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和记者没有严格的分工,编辑、采访合一。1872 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聘有“报事人”或“访员”。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出现“记者”一词。
记者一般都是出现在新闻现场的第一线,他们主要要负责新闻的采访,同样还需要记录,但是记者们一般都是手持话筒进行采访,这样在要求他们进行记录,这样难度非常的大,如果不能记录,这样在一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势必会丢掉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如何让记者们既能手持话筒进行采访,又能很方便的进行记录,这样些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闻采访用话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闻采访用话筒,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和传动块,所述箱体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螺纹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箱体远离壳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传动块位于轴套的内部并和轴套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且传动块和轴套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轴套远离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底座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所述轴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贯穿箱体的顶部并和箱体螺纹连接,且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摩擦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装置。
优选地,所述装夹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和槽体的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话筒。
优选地,两个所述话筒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优选地,所述第三摩擦轮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地,所述推板为圆锥状结构,且推板靠近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陶瓷块,所述推杆远离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自锁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冠西,未经卢冠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4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