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发光效果的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2151.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9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高早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增光片 胶框 黑胶 发光效果 粘贴 褶皱 本实用新型 高温试验 自由伸缩 传统的 内边缘 外边缘 移位 卡合 亮线 吸光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升发光效果的背光源,其包括:胶框、固定在胶框内的上增光片以及黑黑胶,黑黑胶外边缘粘贴在胶框上,黑黑胶内边缘对应上增光片处粘贴有一层黑色PET膜,胶框内设有用于卡合上增光片的卡槽。本背光源在传统的黑黑胶与上增光片之间增设一条黑色PET膜,由于PET膜不带粘性,采用此种结构的背光源在经过高温试验后,上增光片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褶皱。本背光源采用黑色PET膜,能够吸光,避免背光源产生亮线,并且本背光源的胶框中设有用于固定上增光片的卡槽,避免了上增光片移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发光效果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背光源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其功能在于提供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是液晶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影像,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背光源主要由下铁框、胶框、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上增光片、下增光片以及LED灯等组成,现有的背光源是通过黑黑胶将上增光片固定在胶框上,黑黑胶一半粘贴在胶框上,另一半粘贴住上增光片,采用这种设计,背光源在经过高温试验时,上增光片会发生膨胀,由于上增光片与黑黑胶粘贴在一起,上增光片没空间自由伸缩,导致上增光片产生褶皱,致使发光不均,出现白点、白斑等不良,影响背光源的视觉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发光效果的背光源,防止高温试验时上增光片起皱影响发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提升发光效果的背光源,其包括:胶框、固定在所述胶框内的上增光片以及黑黑胶,所述黑黑胶外边缘粘贴在所述胶框上,所述黑黑胶内边缘对应所述上增光片处粘贴有一层黑色PET膜,所述黑色PET膜不带粘性,因此经过高温试验后,由于黑黑胶与上增光片没有粘贴在一起,上增光片可以自由伸缩,从而不会产生褶皱。所述胶框内设有用于卡合上增光片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增光片顶端两角设有凸部,所述卡槽对应所述凸部设有扣位,所述凸部置于所述扣位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为长方形,所述卡槽为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宽0.5mm,长3mm。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背光源在传统的黑黑胶与上增光片之间增设一条黑色PET膜,由于PET膜不带粘性,采用此种结构的背光源在经过高温试验后,上增光片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褶皱;
(2)本背光源采用黑色PET膜,能够吸光,避免背光源产生亮线;
(3)本背光源的胶框中设有用于固定上增光片的卡槽,避免了上增光片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2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