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线缆专用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6506.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9/04;H02G9/06;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管体 中心管 通信线缆 专用管道 圆心 防磨体 线缆 空心圆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 防腐能力 工程领域 抗压能力 内壁连接 线缆磨损 正反两面 外壁 检修 分类 | ||
一种通信线缆专用管道,它涉及通信线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线缆专用管道。它包含管体、中心管、隔板,所述管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中心管的直径小于管体的直径,中心管位于管体的内部,且中心管的圆心与管体的圆心重叠,所述隔板有若干个,隔板一端与管体的内壁连接,隔板另一端与中心管的外壁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防磨体,所述防磨体有若干个且分别设在隔板的正反两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能提高管道的抗压能力、防腐能力,同时在防止线缆磨损时还能分类布局线缆有利于线缆的快速检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线缆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线缆专用管道。
背景技术
通信线缆是传输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各种导线的总称。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的电缆。由多根互相绝缘的导线或导体构成缆芯,外部具有密封护套的通信线路。有的在护套外面还装有外护层。有架空、直埋、管道和水底等多种敷设方式。按结构分为对称、同轴和综合电缆;按功能分为野战和永备电缆(地下、海底电缆)。通信电缆传输频带较宽,通信容量较大,受外界干扰小,但不易检修。可传输电话、电报、数据和图像等。通信管道是用来敷设地下通信线缆的一种建筑,由于其位置相对固定并可以有效降低地上空间的占用,而且安全稳定、便于管理和巡检,深受各大运营商的青睐。与其它电缆敷设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容量大,可以在管道中放多条电缆管块可以容许对称重叠敷设,占用地下断面较小,有利于市政建设统筹安排其他各种地下管线,同时减少架空电缆,有利于美化城市管道可以减少电缆直接受到外力破坏,能够进一步保证通信安全。
目前技术中管道大都采用单层结构,一个管道只有一个通孔,通信线缆全部放置在一个通道,导致通信线缆比较零乱,发生故障检修时查找分开线缆比较费时费力,这种结构强度低,承压能力有限,同时其耐腐蚀、耐火、抗干扰能力和线缆的耐磨损比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容易影响信号的传输,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通信线缆专用管道,它能解决目前通信线缆管道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对通信线缆进行分类布局,并且抗压性、耐腐蚀及保护线缆避免施工时磨损的能力比较差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管体1、中心管2、隔板3,所述管体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中心管2的直径小于管体1的直径,中心管2位于管体1的内部,且中心管2的圆心与管体1的圆心重叠,所述隔板3有若干个,隔板3一端与管体1的内壁连接,隔板3另一端与中心管2的外壁连接,所述隔板3上设有防磨体31,所述防磨体31有若干个且分别设在隔板3的正反两面。
所述中心管2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中心管2为实心结构能增强管道的抗压能力,中心管2为空心结构在保证管道抗压能力同时还能增加一个通信线缆的通道。
所述防磨体31的横截面为半圆状且两两首尾连接排列在一起。半圆状防磨体31能大大减小通讯线缆在安装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和隔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通信电缆因摩擦而造成的损坏,延长通信线缆的使用寿命。
所述管体1、中心管2和隔板3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材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抗压能力强,容易一体成型。
所述管体1的内壁涂有防腐层11。有效的保护管道及通信线缆在使用时减少腐蚀,延长管道及线缆的使用寿命。
所述管体1的外围包裹有不锈钢网层4,所述不锈钢网层4外围包裹有弹性材料层5。能增加管道长期埋在底下时的抗压、防腐蚀、抗火的能力,从而现场通信线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采用管体内部增加中心管和隔板的一体化结构,增加管道内通信线缆的通道,可以分类的对通信线缆在管道内的布局,同时这种结构抗压能力比较强,隔板上的半圆状防磨体能够减小线缆与隔板之间的摩擦,防止因为摩擦造成的线缆损坏,管体上的防腐层、不锈钢网层、弹性层提高通信管道的抗压能力、防腐蚀、抗火的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6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屏蔽性的硅胶管
- 下一篇:混凝土外墙设备接线明暗配管过渡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