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盘和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5557.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2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波;邢凤雷;陈维维;杜禹;单茂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蒋爱花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壁面 加热盘 本实用新型 加热效率 烹饪器具 热辐射元件 凹凸不平 技术难题 轴向投影 受热 平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盘和烹饪器具,所述加热盘的底壁面(11)下方设有热辐射元件,所述底壁面(11)形成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底壁面(11)的表面积为S1,所述底壁面(11)的轴向投影面积为S2,且满足:1<S1/S2<1.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通过设置非平整的底壁面(11)结构,有效增大了受热面积以及提高加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底或弧底的加热盘的加热效率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盘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采用铸铝发热盘或电热管作为热源结构的烹饪器具加热盘一般为平面底壁结构,或者,该加热盘还会采用具有一定弧度的底壁面结构以增大其受热面积,从而增大加热效率。此外,随着对热源结构及加热方式的深入研究,具有高效、快速、健康等优点的热辐射热源结构也逐渐受到重视。
但是技术人员发现,单纯地将传统的具有弧形底壁的加热盘直接用于采用热辐射热源结构的烹饪器具进行加热时,并不能取得较高的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盘和烹饪器具,能够有效提高加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盘,所述加热盘的底壁面下方设有热辐射元件,所述底壁面形成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底壁面的表面积为S1,所述底壁面的轴向投影面积为S2,且满足:1<S1/S2<1.4。
优选地,1.05<S1/S2<1.3。
优选地,所述加热盘的底壁面形成有分散的多个凸点部和/或分散的多个凹坑部。
优选地,所述凸点部和/或凹坑部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方形或菱形。
优选地,所述加热盘的底壁面形成有凹槽状或凸条状的纹路结构。
优选地,所述纹路结构为环形纹路并呈同心圆环状或盘绕螺旋状。
优选地,所述纹路结构包括沿径向发散且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或凸条状径向纹路,所述径向纹路呈直线状;或者,所述径向纹路呈螺旋状,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螺旋状的所述径向纹路朝向同一圆周方向螺旋延伸。
优选地,所述纹路结构的纹路横截面呈锯齿状、波浪状或三角形形状。
优选地,所述加热盘的底壁面设有中心感温区和环绕所述中心感温区的加热区,所述中心感温区的表面为平整面,所述加热区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上述加热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盘的底壁面下方的热辐射元件。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煎烤机,所述加热盘为所述煎烤机的烤盘,所述热辐射元件为红外热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设置的凹凸不平的底壁面结构可有效增加受热面积,从而更大范围地吸收热辐射元件散发的热量,在热辐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了加热盘的吸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采用凸点部和/或凹坑部结构的加热盘的立体图;
图2为采用同心圆环状的环形纹路结构的加热盘的立体图;
图3为采用直线状的径向纹路结构的加热盘的立体图;
图4为采用螺旋状的径向纹路结构的加热盘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55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