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9474.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8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吕俊;孙岳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王虎;梁顺珍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钳 卡持部 轮毂 固定部 外球 本实用新型 试验 连接螺纹 螺纹连接 笼罩 紧固件 底端 外壁 直径大于轮毂 阶梯状内壁 内壁凸起 向下延伸 依次减小 安装孔 乘用车 固定的 线接触 光滑 弧面 卡设 品牌 凸起 穿过 通用 节约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用于将制动钳固定在轮毂上,包括卡持部,外壁为光滑的弧面,横截面的直径自顶端向底端依次减小;固定部,沿卡持部底端向下延伸而成,直径不大于200mm,末端设有连接螺纹;紧固件,通过连接螺纹与固定部螺纹连接,最大直径大于轮毂的安装孔直径;当外球笼罩将制动钳固定在轮毂上时,卡持部卡设于制动钳的阶梯状内壁凸起上,卡持部的外壁至少与制动钳的一个内壁凸起呈线接触;固定部依次穿过轮毂和制动钳,并通过与紧固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将制动钳固定在轮毂上。本实用新型既满足试验对于制动钳固定的需求,又可以实现不同乘用车品牌之间的通用,在竞品车试验时,节约制作成本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研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靠前轴总成实现汽车的转向,前轴总成是由前轴(也称前梁)、转向节和轮毂三部分组成,前轴总成利用转向节的摆转,实现汽车转向,其中前轴总称的轮毂上往往设有制动器(例如制动钳或制动盘)以使轮毂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制动器则通过转向节将其轴向固定于轮毂上,目前,最为常用的是等速万向节,又称球笼,是轿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部件,用于传递繁重的驱动力矩,球笼主要由滑套、三向轴、传动轴、星形套、保持架、外球笼罩等零件组成。而用于将制动器固定于轮毂上的部件为外球笼罩,传统的外球笼罩如图1所示,其外壁、制动钳内壁以及穿设在轮毂上的前轴均都为阶梯型,三者之间可以实现完全咬合匹配,进而完成前轴总成的紧固。
目前,在汽车研发阶段,需要针对不同品牌间的汽车进行竞品车试验,诸如风洞试验等,现有技术中若要进行试验则需先拆除自动挡车辆的传动轴,仅保留外球笼罩以固定制动钳进行测试,然而,目前各品牌乘用车的传动轴尺寸不一,与之对应的外球笼罩尺寸也相应不同,除此之外,外球笼罩轴向穿过制动器后与前轴的紧固方式也形式多样,例如有的采用螺钉紧固,有的采用螺母紧固。针对各品牌间外球笼罩尺寸不一无法通用的现象,存在每进行一种品牌车辆风洞试验,就需要拆除该车型的整套传动轴,重新制作与之对应的外球笼罩的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整个实验的工作量,对于部分小众车型来说,外球笼罩的可重复利用率非常低,因此,提供一种可以通用于任何车型的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该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既满足试验对于制动盘、制动钳、轮胎紧固的需求,又可以实现不同乘用车品牌之间的通用,在竞品车试验时,节约制作成本和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竞品车试验用外球笼罩,用于将制动钳固定在轮毂上,包括:
卡持部,外壁为光滑的弧面,其横截面的直径自顶端向底端依次减小;
固定部,沿所述卡持部底端向下延伸而成,直径不大于200mm,末端设有连接螺纹;
紧固件,通过所述连接螺纹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最大直径大于所述轮毂的安装孔直径;
当所述外球笼罩将所述制动钳固定在所述轮毂上时,所述卡持部卡设于所述制动钳的阶梯状内壁凸起上,所述卡持部的外壁至少与所述制动钳的一个内壁凸起呈线接触;所述固定部依次穿过所述轮毂和所述制动钳,并通过与所述紧固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将所述制动钳固定在所述轮毂上。
优选地:所述卡持部为碗状,所述卡持部的外壁与所述制动钳的所有阶梯状内壁凸起均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卡持部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为300-400mm。
进一步地:所述卡持部横截面的最大直径为360mm。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连接螺纹为外螺纹,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所述螺母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9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系统油压补偿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
- 下一篇:一种差速驱动机器人底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