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8339.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雷;刘明鑫;郭琳;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盛洋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算放大器 硫化氢传感器 显示驱动集成电路 浓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正相输入端 含硫废气 三极管 电阻 电源 气体检测设备 信号输入引脚 高分子材料 集电极连接 检测灵敏度 电阻连接 废气检测 工业废气 检测领域 生产车间 输出引脚 车间 负极 支路 实时性 输出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气体检测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大量普及使用,并且检测灵敏度较低、实时性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包括:硫化氢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的负极的第二支路通过第二电阻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6V电源;硫化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的至少一个输出引脚与分别与一个LED灯连接,每个LED灯均连接6V电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生产车间的废气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高分子材料的车间由于需要使用到阻燃剂,一部分阻燃剂易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的气体,可能危急车间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已有的气体检测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大量普及使用,并且检测灵敏度较低,实时性较低,因此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来解决这一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气体检测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大量普及使用,并且检测灵敏度较低、实时性较低的缺点,而提出一种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
一种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包括:硫化氢传感器;所述硫化氢传感器的正极与1.5V电源连接;所述硫化氢传感器的负极的第一支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硫化氢传感器的负极的第二支路通过第二电阻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6V电源;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硫化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的至少一个输出引脚与分别与一个LED灯连接,每个LED灯均连接6V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的TGS825传感器灵敏度很高,检测的实时性较好;装置通过LED灯来显示浓度,即浓度低的时候亮灯数量较少,浓度高的时候亮灯数量较多,在车间中仅需设置一组装置即可让车间内所有人员得知废气浓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高分子车间含硫废气浓度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硫化氢传感器;所述硫化氢传感器的正极与1.5V电源连接;所述硫化氢传感器HS-3C的负极的第一支路通过第一电阻R9接地;所述硫化氢传感器HS-3C的负极的第二支路通过第二电阻R8与三极管V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7与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A2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6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6V电源;第一运算放大器A1的负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2接地;所述硫化氢传感器HS-3C的输出端与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2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2的至少一个输出引脚与分别与一个LED灯连接,每个LED灯均连接6V电源。
图1中右侧共有10个LED灯,用来根据硫化氢传感器HS-3C输出给显示驱动集成电路IC2的电压值大小来确定有多少个LED等亮起,电压值越大,则亮灯数越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盛洋塑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盛洋塑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8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输低能耗热网管道保温性能测试台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氢电导率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