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8302.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张涛;秦晓亮;张毅驰;彭继乐;俞灵光;陈海坤;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洞 导流洞 混凝土封堵 本实用新型 封堵结构 排水管 回填 顶拱 封堵 锚杆 有效地减少 安全运行 工程投资 砂浆锚杆 施工工期 施工难度 外水压力 相交位置 布设 灌浆 壁面 洞壁 环向 预埋 凿毛 混凝土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包括锚杆、混凝土封堵层和排水管,锚杆设置在溶洞与导流洞相交位置处,在封堵时将溶洞壁面进行凿毛后,回填C15混凝土形成厚度为2m~3m的混凝土封堵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溶洞洞壁环向布设砂浆锚杆,回填2.0m~3.0m厚混凝土封堵层,并在混凝土封堵层内预埋排水管,形成小型溶洞封堵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堵排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减少导流洞周围外水压力,保证导流洞安全运行,与传统灌浆封堵溶洞处理方法相比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工程投资,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导流洞一般作为临时的水工建筑,用于导流或分流正在施工的江河里的水流;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该地质现象会影响导流洞周边围岩的稳定性,工程结构的不安全性及不稳定因素增加,使施工工艺变得复杂。
目前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对溶洞进行注浆加固或填充处理,该方法虽然施工工序简单,但溶洞灌浆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费用很难估计。对于小型溶洞采用灌浆费用偏高,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最合理的小型溶洞封堵结构,既可以解决施工工艺复杂问题,又可以降低工程投资,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通过在溶洞洞壁环向布设砂浆锚杆,并回填凝土封堵层进行封堵,从而解决了小型溶洞对导流洞四周围岩稳定的影响,提高了导流洞结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包括锚杆、混凝土封堵层和排水管,所述锚杆设置在溶洞与导流洞相交位置处,所述混凝土封堵层设置在溶洞内,锚杆一段预埋在混凝土封堵层内,另一段露出溶洞外侧,所述排水管预埋在混凝土封堵层内。
所述锚杆为两排垂直溶洞壁面环向布设,并布设呈梅花形状。
所述溶洞与导流洞相交且位于导流洞顶拱或洞壁上。
所述排水管贯穿混凝土封堵层。
所述混凝土封堵层厚度为2m~3m。
所述锚杆露出溶洞外侧长度为0.8m。
所述排水管为PVC排水管。
一种采用上述结构进行溶洞封堵的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①首先在溶洞位置处架立钢支撑,确保溶洞位置洞室结构稳定,紧贴岩壁架立14#槽钢,间距0.5m,14#槽钢竖直段和弧形段均布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直径为22mm,长度为3.0m,每榀8根;
②在溶洞与导流洞相交位置,垂直溶洞壁面环向360°布设两排砂浆锚杆,砂浆锚杆直径为22mm,长度为3.0m,呈梅花形布设,外露0.8m;
③将溶洞壁面进行凿毛后,回填C15混凝土形成厚度为2m~3m的混凝土封堵层,并在混凝土封堵层内预埋PVC排水管,PVC排水管外径为50mm,长度为3m;
④在导流洞开挖掌子面顶拱位置布设一排直径为25mm的超前锚杆,间距为30cm、仰角为15°、长度为4.5m;
⑤钢支撑、超前锚杆、溶洞封堵完成后进行下一循环开挖爆破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8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闸闸门止水橡皮自动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溢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