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余热的对流废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4914.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姚敏;焦红桥;匡建平;黄斌;白云波;张镓铄;贺树民;庞忠荣;朱斌;罗永恒;白海;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84 | 分类号: | C10J3/84;C10J3/72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姚源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废锅 进气口 对流 气体导向管 等腰梯形 换热装置 开口槽 干灰 壳体 余热 设备技术领域 余热回收效率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煤气化生产 后处理 回收 便于安装 除灰装置 高压蒸汽 换热列管 截面形状 节能环保 壳体内部 壳体外部 壳体轴线 密封状态 有效分离 轴线垂直 沉降槽 出气口 出水口 高品质 夹角为 进水口 上管板 下管板 连通 成型 贯穿 出口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收余热的对流废锅。该对流废锅,包括壳体、换热装置、除灰装置、过滤器、干灰沉降槽、进气管、出气口、干灰出口,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列管、上管板、下管板、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气管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气口,以及与进气口连通并贯穿至壳体内部的气体导向管,进气管与壳体的轴线垂直,气体导向管的末端为密封状态,下方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腰与壳体轴线的夹角为α,且0°≤α<90°。利用本装置,在产生高品质高压蒸汽的同时,可使气固进行有效分离,余热回收效率高,避免渣堵,降低后处理成本,节省投资、节能环保、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收余热的对流废锅。
背景技术
目前,气流床气化技术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的现代煤气化市场,应用较多的有干煤粉的壳牌气化炉、西门子气化炉、航天炉、神宁炉以及水煤浆的清华炉、德士古、多元料浆、晋华炉、多喷嘴等气化技术。现有气化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将煤粉、氧气和水蒸气通过加压泵输送至气化炉内,并发生强放热反应生成1200℃至1700℃的高温煤气和熔融态废渣,然后直接用激冷水冷却至220℃左右,再进入文丘里和旋风分离器进行后续处理;与此同时,激冷后的高温热水常通过黑水闪蒸系统进行热量回收,而此方法的能量利用率较低,进而造成气化炉显热的大量浪费。
针对高温合成气显热也可通过废热锅炉副产高压蒸汽的形式回收,使得整个煤气化热量回收率提高6%至10%;其中:辐射废锅从1700℃降至800℃,以辐射传热为主;对流废锅从800℃降至300℃,以对流传热为主。虽然国内有厂家采取分段回收热量的废锅气化技术,但由于在流程和废锅设计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仍然存在对流废锅热量回收率低、渣堵等问题,导致气化反应无法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余热的对流废锅,提高煤气化过程中对流废锅的热量回收率,同时可实现气固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收余热的对流废锅,包括壳体、换热装置、除灰装置、过滤器、干灰沉降槽、进气管、出气口、干灰出口;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列管、上管板、下管板、进水口和出水口,换热列管的数量为至少20根且与壳体的轴线平行排列,上管板和下管板分别位于换热列管的上方和下方,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壳体侧壁、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除灰装置、过滤器、干灰沉降槽均位于换热装置下方,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过滤器内设置有层状的过滤介质;进气管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气口,以及与进气口连通并贯穿至壳体内部的气体导向管,进气管与壳体的轴线垂直,气体导向管的末端为密封状态,下方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腰与壳体轴线的夹角为α,且0°≤α<90°;气体导向管位于过滤器和干灰沉降槽之间;出气口位于壳体顶部,且与壳体的轴线平行;干灰出口位于壳体底部,且与壳体的轴线平行,并通过阀门与干灰沉降槽连通。
优选的,夹角α的大小为:30°≤α≤60°;进气管的数量为1~10个;过滤介质为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磁铁矿、多孔陶瓷中的一种或几种;除灰装置为脉冲除灰装置、声波除灰装置、压缩空气除灰装置中的一种。
利用本实用新型回收余热对流废锅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余热回收、气固分离的结合,在产生高品质高压蒸汽的同时,可使气固进行有效分离,节能环保;可延长高温粗合成气在对流废锅内的停留时间,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回收高温合成气显热,并产生过热蒸汽,提高余热回收效率;实现气、固分离后,降低后续旋风分离等处理方式的成本,节省大量的投资;有效避免渣堵现象发生;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收余热对流废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收余热对流废锅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夏神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4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粉高温热解和流化制气的系统
- 下一篇:木燃气的过滤及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