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多缸联动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647.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龙;刘延玺;邱志伟;曾庆良;苗根远;马淑萌;陈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088 | 分类号: | F16F9/08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缓冲器 基盘 多缸联动 缓冲器 缓冲 阀座 液气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 复合式 活塞杆 底端 多级缓冲 多级联合 多孔螺旋 工作要求 缓冲效率 基盘底面 外物冲击 大载荷 球铰接 下底面 铰接 油路 保证 干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多缸联动缓冲器,包括基盘和阀座,在基盘和阀座之间布置有液气缓冲器和多个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阀座上,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与基盘底面铰接,所述液气缓冲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阀座上并通过油路与液压缓冲器连接;当基盘受到冲击时,通过液压缓冲器和液气缓冲器进行多级联合缓冲。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缸联动,实现多级缓冲,缓冲效率高,其具有更大的缓冲范围,能够满足大载荷重冲击的工作要求。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与基盘下底面采用球铰接式结构,既能保证多缸联动,又能保证多孔螺旋式缓冲器缓冲时不发生干涉,基盘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外物冲击,实现有效缓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多缸联动缓冲器,属于缓冲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缓冲器是依靠液压阻尼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直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适用于起重运输、电梯、冶金、港口机械、铁道车辆等机械设备,其作用是在工作过程中防止硬性碰撞导致机构损坏的安全缓冲装置。
液压缓冲器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当液压缓冲器受到碰撞压力时,动能经塞头和加速弹簧转给活塞,使其沿碰撞压力方向向前运动,从而压缩缓冲器内部的油液,缓冲器被压缩的过程是通过活塞挤压油液做功的过程。这一过程消耗了大量动能,起到缓冲作用。
在大载荷重冲击的工况下,现有的液压缓冲器,在某些超载场合的情形下无法可靠有效的实现缓冲,如何合理设置并实现多级联合缓冲,从而更加有效减少冲击能量与冲击损伤,保护结构的关键部件,是缓冲器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多缸联动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式多缸联动缓冲器,包括基盘和阀座,在基盘和阀座之间布置有液气缓冲器和多个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阀座上,液压缓冲器的活塞杆与基盘底面铰接,所述液气缓冲器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阀座上并通过油路与液压缓冲器连接;当基盘受到冲击时,通过液压缓冲器和液气缓冲器进行多级联合缓冲。
优选的,所述液压缓冲器包括外缸、缸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套置于外缸内且外缸和缸套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端盖、缸底封装,活塞位于缸套内并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的顶端穿出端盖后与基盘底面球铰接,活塞杆上套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活塞杆顶端与端盖之间;缸套上设置有螺旋槽和节流孔,缸底上开设有通孔,节流孔与通孔相通。
优选的,在缸套与外缸之间设置有蓄压海绵。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活塞并通过固定螺母紧固。
优选的,所述外缸和缸套的上端通过法兰与端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气缓冲器包括撞头、活塞杆、缸体、气囊和浮动活塞,所述活塞杆置于缸体内且活塞杆顶端通过撞头封装,所述气囊和浮动活塞置于活塞杆的内腔,缸体的内底面设置有柱形芯且柱形芯上设置有螺旋槽,柱形芯插入活塞杆底端且螺旋槽与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缸体的底端还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基盘为凸形圆盘,所述凸形圆盘的上顶面为圆平面、下底面为半球面。
优选的,所述基盘和阀座之间设置有三个液压缓冲器和一个液气缓冲器,三个液压缓冲器均布在同一圆周上,一个液气缓冲器位于三个液压缓冲器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阀座为一方形座,液压缓冲器的通孔与液气缓冲器的通孔通过阀座内部的油路连通,阀座内部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二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多缸联动缓冲器采用多缸联动,实现多级联合缓冲,缓冲效率高,能够满足一些大载荷重冲击的工作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