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3685.1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6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47/52;B65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065699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板 辊道 输送辊道 传动组件 电机组件 辊道运输 转轴 玻璃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 玻璃 倾斜设置 维修空间 一端设置 装置结构 驱动力 摆动 传递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涉及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辊道、落板辊道和第二输送辊道,以及在第二输送辊道下方倾斜设置的斜制辊道,落板辊道靠近第一输送辊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电机组件;传动组件,电机组件的驱动力通过传动组件传递给落板辊道,使落板辊道绕第一转轴沿摆动。该装置的动作速度快、维修空间大且设置在顶部,维修更方便,且动作更加稳定,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过程中,玻璃带在出现炸板或出现废品时需要将这些碎片或废品通过落板辊道传输进入碎玻璃机。一般玻璃产线的主线尺寸(板宽方向)为3-6米,落板辊道的长度为2米左右。正常生产时,落板辊道与主线传输辊道水平,将良品传输至后工序进行加工;出现碎片或废品时,落板辊道前端下落一定距离与斜置辊道相连,将废品传输至碎玻璃机进行破碎回收。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在落板辊道下部安装垂直顶升气缸、曲柄等运输装置,实现落板辊道的升、落,因此,系统动作的响应速度由气缸的响应速度决定。一般情况下,气缸直接顶升落板辊道的时间需要3-5秒,无法满足生产线对快速性的要求,很容易导致前方的玻璃板材未及时处理,后方的板材已经运送过来而造成碰撞的事故。同时,气缸安装在落板辊道下方,空间狭小,没有维修空间,且单支点顶升的方式,不利于主线的整体平稳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该装置的动作速度快、维修空间大且设置在顶部,维修更方便,且动作更加稳定,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辊道、落板辊道和第二输送辊道,以及在第二输送辊道下方倾斜设置的斜制辊道,落板辊道靠近第一输送辊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还包括:电机组件;传动组件,电机组件的驱动力通过传动组件传递给落板辊道,使落板辊道绕第一转轴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机架,机架包括横梁和立柱,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设置在横梁上,立柱支撑横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两根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落板辊道、第二输送辊道和斜制辊道的两侧,横梁沿水平方向固定在立柱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传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传动杆、竖直设置的第二传动杆,以及连接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连接部,电机组件与第一传动杆配合,将电机组件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通过连接部将驱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落板辊道靠近第二输送辊道一端设置的第二转轴转动连接,驱动第二输送辊道沿竖直方向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电机输出轴端安装的蜗杆,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蜗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连接部包括第三传动杆和第三转轴,第三传动杆垂直固定在第二传动杆的两端,第三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三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输送辊道底面还设置有支撑装置,当落板辊道处于水平位置时,支撑装置伸出,支撑落板辊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装置至少设置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架和驱动组件,使得驱动落板辊道的速度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落板辊道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机架结构,并将连接架和驱动组件设置在机架的横梁上,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维修空间,同时系统的动作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视窗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3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