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机编码器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7186.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方旭尧;邹绍洪;岳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自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对式编码器 织机 电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光电耦合器 接口电路 接口模块 织机编码器 输出 检测技术领域 集电极连接 抗干扰能力 互补推挽 输出形式 限流电阻 单片机 发射极 兼容性 共地 匹配 改造 兼容 节约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机编码器接口电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绝对式编码器和接口模块J1,接口模块J1通过限流电阻连接有光电耦合器U,光电耦合器U的发射极共地,光电耦合器U的集电极连接有单片机,接口模块J1与绝对式编码器接口相匹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机电控系统绝对式编码器接口电路无法全部兼容绝对式编码器输出形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对常用织机的绝对式编码器NPN型输出、PNP型输出、互补推挽输出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抗干扰能力高。为旧织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提供保障,节约了旧织机电控系统改造成本。同时,也为旧织机电控系统维护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机编码器的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国内外市场上无梭织机保有量很大。无梭织机在使用5年后,电控系统逐渐老化,故障增多,而织机的机械结构寿命在10年以上。通过旧织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可使得织机运行状态焕然一新。织机改造时,通常以最小化机械结构改动为原则。由于旧织机各个厂家的编码器外形尺寸大多数都不一样,织机改造时会尽量选择原型号编码器或兼容机械尺寸的编码器,这时织机电控系统就需要兼容不同的绝对式编码器输出形式。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35736Y,授权公告日2008年3月12日,名称为“一种编码器接口电路”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编码器接口电路。它包括: 一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用于将编码器的信号电平转换为计算机可接受的信号电平,一信号通路选择及分频电路,用于选择使不同路的编码器信号通过并分频后输出,一地址选择电路,用于将计算机输出的地址信号与设定地址相比较,比较结果相同时输出一控制信号,一计数电路,用于接受地址选择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分频后输出的信号电平进行计数,其中,信号电平转换电路输出端与信号通路选择及分频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通路选择及分频电路的输出端与计数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地址选择电路的输入端与计算机的地址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地址选择电路的输出端与计数电路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计数电路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相连接。该电路不能很好地支持绝对式编码器的输出的所有形式,需要制作多种不同的电路板来对接相应的编码器输出形式,会给生产、使用、维护上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织机电控系统绝对式编码器接口电路无法全部兼容绝对式编码器输出形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接口兼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织机电控系统绝对式编码器接口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机编码器接口电路,包括绝对式编码器和接口模块J1,接口模块J1通过限流电阻连接有光电耦合器U,光电耦合器U的发射极共地,光电耦合器U的集电极连接有单片机,接口模块J1与绝对式编码器接口相匹配。与旧织机的绝对式编码器接口兼容性好。
作为优选,光电耦合器U为双向光耦,光电耦合器U的输入端并联有抗干扰电容;隔离瞬间大电流,保护光电耦合器。
作为优选,光电耦合器U的输入端并联有抗干扰电阻,抗干扰电阻与抗干扰电容并联;防止小电流误导光电耦合器启动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常用织机的绝对式编码器NPN型输出、PNP型输出、互补推挽输出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抗干扰能力高。为旧织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提供保障,节约了旧织机电控系统改造成本。同时,也为旧织机电控系统维护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与织机的绝对式编码器NPN型输出的电接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与织机的绝对式编码器PNP型输出的电接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与织机的绝对式编码器互补推挽型输出的电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自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自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7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