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5404.8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贠祥宇;杨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33;H01M10/653;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风冷装置 装置本体 上箱体 下箱体 可编程程序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新能源汽车 内部设置 一端设置 散热扇 右箱体 左箱体 电池 实时监测装置 顶部设置 散热效率 外部 风冷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箱体,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PT100温度传感器,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的一端设置有左箱体,电池组的另一端设置有右箱体,左箱体和右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本实用新型上箱体和下箱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PT100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装置本体内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会将信号及时发送给外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外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立即启动散热扇工作,从而实现对电池组的风冷作用,高效快捷,避免了传统风冷装置持续工作的弊端,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也便于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它因具有环保节能,清洁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目前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由于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散发出去,不仅会对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等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用于电池降温的风冷装置,但大部分仍然存在着使用成本高,风冷效果差,噪音大等弊端。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风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上箱体、下箱体、左箱体、右箱体、电池组、散热扇、导热硅胶片、PT100温度传感器、散热孔、过滤网、固定座、转轴、扇叶、固定条和减噪环,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上箱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内侧的中部设置有所述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两侧设置有所述导热硅胶片,所述电池组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左箱体,所述电池组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和所述右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中部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四周设置有所述扇叶,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减噪环,所述减噪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固定座。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与所述散热扇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均与所述左箱体和所述右箱体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导热硅胶片通过粘胶粘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PT100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扇与所述散热孔之间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条与所述减噪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5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包覆散热的汽车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动力锂电池冷却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