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2063.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2D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201514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摆臂 转向节 连接端 衔接架 限位机构 转向限位 组合结构 衔接环 本实用新型 下摆臂结构 转向节结构 改进 焊接固定 连接套环 限位结构 衔接盘 衔接套 架体 套孔 跳时 通孔 位块 位体 限位 跳动 架设 干涉 衔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由转向节和下摆臂构成,所述转向节的一端设有衔接套,另一端设有衔接架,所述转向节节体上设有套孔,所述衔接架设有两个,所述衔接架之间设有衔接盘,所述衔接架的架体上设有限位体,所述下摆臂的连接端上设有通孔,另一连接端上设有连接套环,所述衔接环与下摆臂连接端焊接固定,所述衔接环与下摆臂连接处设有限位块。该设计,对转向节结构和下摆臂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增加一定的机构,使在正常跳动时(80%以内轮跳行程)时,可实现全转向;在100%轮跳时,通过一定的限位机构,在到80%的转向时即转向节限位机构即与下摆臂限位结构产生干涉限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一般在设计汽车轮跳范围时,在(100%上、下跳 +100全转向)时,轮胎包络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存在一定的驾驶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由转向节和下摆臂构成,所述转向节的一端设有衔接套,另一端设有衔接架,所述转向节节体上设有套孔,所述衔接架设有两个,所述衔接架之间设有衔接盘,所述衔接架的架体上设有限位体,所述下摆臂的连接端上设有通孔,另一连接端上设有连接套环,所述衔接环与下摆臂连接端焊接固定,所述衔接环与下摆臂连接处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转向节衔接架上的限位体限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衔接架设有两个,所述衔接架5之间大小、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衔接架上的限位体之间的大小、结构相同且位置对应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套环之间的大小、结构相同且位置对应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衔接盘与衔接环之间通过旋转螺丝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计校核,对转向节结构和下摆臂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增加一定的机构,使在正常跳动时(80%以内轮跳行程)时,可实现全转向;在100%轮跳时,通过一定的限位机构,在到80%的转向时即转向节限位机构即与下摆臂限位结构产生干涉限位。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整体连接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的转向节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设计带转向限位的转向节和下摆臂的组合结构的下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节,2-下摆臂,3-衔接盘,4-限位体,5-衔接架,6-套孔,7-限位块,8-衔接环,9-通孔,10-连接套环,11-衔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2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水陆两用的移动作业平台
- 下一篇:直推力杆和V型推力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