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光组件和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6935.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智;靳洪胜;徐中亮;唐哲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V23/00;F21S45/48;F21V17/12;B64D47/02;G05D1/08;F21W107/3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协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队灯 控制盒 灯光组件 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 控制板 底面 接收控制信号 灯光表演 连接结构 顶面 内置 发光 通讯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光组件和无人机,所述灯光组件包括:控制盒,内置有用于与外部通讯的编队灯控制板,所述控制盒的顶面设有用于与无人机连接的顶连接结构;散热片,设于所述控制盒的底侧,与所述控制盒的底面连接;编队灯组件,设于所述散热片的底侧,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连接;所述编队灯组件与所述编队灯控制板连接,用以接收控制信号进行变化发光。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现通过无人机进行灯光表演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光组件和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融入社会,因此,无人机的功能也在拓展。无人机的应用方式通常包括送货,搭载拍照设备进行高空拍摄。但是,这些应用方案,并不能满足用户需要采用无人机进行灯光表演方面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光组件和无人机,旨在实现通过无人机进行灯光表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灯光组件,吊装于无人机,所述灯光组件包括:
控制盒,内置有用于与外部通讯的编队灯控制板,所述控制盒的顶面设有用于与无人机连接的顶连接结构;
散热片,设于所述控制盒的底侧,与所述控制盒的底面连接;
编队灯组件,设于所述散热片的底侧,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连接;所述编队灯组件与所述编队灯控制板连接,用以接收控制信号进行变化发光。
可选的,所述控制盒包括用于与无人机连接的第一壳,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下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壳盖合连接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和第二壳的两者之一设有端子露出口;
所述编队灯控制板的端子与所述端子露出口对应,用以露出所述控制盒。
可选的,所述散热片包括上下延伸的柱状的支撑筒,以及与所述支撑筒连接并且向外延伸的翅片。
可选的,所述支撑筒内侧形成中央贯通孔;
所述控制盒的底面在对应所述中央贯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编队灯组件的顶面在对应所述中央贯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
所述编队灯控制板与所述编队灯组件内光源通过经所述第一开口、中央贯通孔以及第二开口的线缆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筒设有多个筒壁贯通孔,所述筒壁贯通孔呈上下延伸,并且贯通所述支撑筒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控制盒的底面在对应所述筒壁贯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一螺栓安装孔;
所述编队灯组件的顶面在对应所述筒壁贯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栓安装孔;
所述控制盒、支撑筒以及编队灯组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筒壁贯通孔以及第二螺栓安装孔的螺栓螺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编队灯组件包括与所述散热片的底面贴合连接的灯板固定座,设于所述灯板固定座底侧的编队灯印制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编队灯印制电路板底侧的灯罩;
所述编队灯印制电路板的底面设有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在所述编队灯控制板的控制下变化发光。
可选的,所述灯罩的周缘部分间隔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三螺栓安装孔;
所述灯板固定座在对应所述第三螺栓安装孔的位置设有第四螺栓安装孔;
所述编队灯印制电路板在对应所述第三螺栓安装孔的位置设有第五螺栓安装孔;
所述灯板固定座、编队灯印制电路板以及灯罩通过穿过所述第三螺栓安装孔、第四螺栓安装孔以及第五螺栓安装孔的螺栓螺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26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汽车前照灯
- 下一篇:车灯的装饰框与反射镜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