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统蜡染工艺中的直通式电溶蜡笔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7026.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7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4D3/22 | 分类号: | B44D3/22;B44D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蜡笔 传统蜡染工艺 笔头 直通式 民族优秀文化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群众基础 直流电源 发生器 笔杆 笔帽 笔座 刀本 蜡刀 蘸蜡 民族经济 绘画 保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统蜡染工艺中的直通式电溶蜡笔刀,由直流电源发生器和电溶蜡笔刀两部分组成,所述电溶蜡笔刀由笔头、笔座、笔杆、笔帽等几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蜡笔刀保留传统画蜡的扇形蜡刀结构,熟练的传承人或者初学者均能操作,群众基础广。不用经常蘸蜡水,可以连续画蜡,并可通过不同粗细、大小、形状的笔头进行点、线、面的绘画,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既保证了手工的画蜡优点,又能极大的提高画面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让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项古老的文化工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民族经济,让非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绘画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统蜡染工艺中的直通式电溶蜡笔刀。
背景技术
在传统蜡染工艺中,根据设计的需要,用蜡笔刀在坯料上绘制各种不同的图案。然而,传统的蜡刀需要经过笔头蘸蜡、磨擦、涂搓等动作绘图,在蜡染作品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由于蘸蜡,蜡刀上储蜡少,在画图的过程中又经常因储蜡不足而导致画线不能一笔到位,需要不断蘸蜡补线才能完成绘画,加之在取蜡和使用蜡刀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在不断变化,使蜡刀不能均匀、流畅地出蜡,造成绘画线条粗细不均匀,接头多、不易操控、效率低等问题。此外,传统蜡刀使用的蜂蜡还需另外配备溶蜡器具,使用不便。专利申请号为201710905095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直通式电蜡画笔,其在笔帽尾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保温桶,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保温桶内装有电热盘,电热盘上部为溶蜡。但在上部位置进行溶蜡,蜡液再经过长长的笔筒后容易部分凝固,造成画蜡质量差的问题,且此画笔外型较为累赘,使用不够灵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统蜡染工艺中的直通式电溶蜡笔刀,该溶蜡笔刀重量轻、使用灵活、安全;可以连续作画,工作效率高、画面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传统蜡染工艺中的直通式电溶蜡笔刀,由直流电源发生器和电溶蜡笔刀两部分组成,所述电溶蜡笔刀由笔头、笔座、笔杆、笔帽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笔头的画蜡端为扇形结构又称笔刀,上端为圆形并通过螺纹与笔座下端相连接;所述笔座上端与笔杆相连接,中部安装蜡液流速调节开关,具有调节蜡液流量的功能;所述笔杆分为内外筒,内外筒之间为空心结构,起隔热作用,内筒下部设置有安装座并在其上安装有加热盘,蜡棒从内筒上端插入与加热盘直接接触,加热盘上连接有热敏开关及电源导线,其从内筒和外筒间穿过,并在外筒固定,与直流电源发生器连接,内筒下部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与笔座上端相连,方便拆卸清除残蜡;外螺纹与外筒内部螺纹连接,外筒上部通过卡点固定内筒;所述笔帽中部开有小孔透气,平衡气压;笔帽能取下,其主要为方便补充蜡棒和阻止溶蜡返流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的直流电源发生器采用成熟的开关电源模块,其可将市电220v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和降压成24v直流电,并有0-5A的电流调节功能,以控制溶蜡笔刀的溶蜡速度和蜡液温度,具有结构轻巧,安全耐用,操作维护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的笔头材质为钢质镀铬,可根据画蜡线条的粗细程度更换多种型号的笔头。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盘为特制小型电热加热盘,内部为加热丝,外部用不锈钢包裹,并带有65℃的热敏开关,控制蜡液温度。
优选地,所述的笔杆内筒采用铝管制作,外筒采用耐热pvc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笔帽为耐热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蜡笔刀保留传统画蜡的扇形蜡刀结构,熟练的传承人或者初学者均能操作,群众基础广。不用经常蘸蜡水,可以连续画蜡,并可通过不同粗细、大小、形状的笔头进行点、线、面的绘画,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明显,既保证了手工的画蜡优点,又能极大的提高画面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让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项古老的文化工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民族经济,让非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7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