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5576.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7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徐翠翠;牛同治;赵华;李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18;B65D90/4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1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容器 进气口 进油口 阀门 盲板 本实用新型 拆装作业 管线法兰 输送装置 油品回收 出油管 油品 漏斗 压力指示表 安全隐患 管道连接 油品污染 接地线 油软管 底端 端盖 管廊 滚轮 气源 气压 流出 室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其包括储油容器、接油漏斗和气源,储油容器顶部的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进气口和压力指示表,进油口通过接油软管与接油漏斗连接且进油口处设有第一阀门,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气源且进气口处设有第二阀门,储油容器接有接地线,储油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储油容器底端设置有滚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盲板作业期间,接收自管廊或高点管线内流出的油品,并通过气压向储油容器内输送油品,减少油品污染,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显著降低室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盲板作业属于石油炼化行业的八大特殊作业之一,涉及到石化炼油装置运行期间的流程调整、装置改造、设备维修、漏点处理等方面工作,具体是指管线法兰面的盲板加装、拆除、调向作业,在拆除或加装盲板之前,需对管线进行处理,保证管线内的介质达到一定的物理化学状态,方可作业。但不可避免的因管线所处位置处于管廊较高处时,管内油品不易处理,无法通过一般方法引油至污油系统内,在拆装时油品会随着拆开的法兰面直接溢出,容易造成作业危险,同时污染环境;当管线内存油较多、性质组份复杂时,易形成爆炸气或馏分过重自燃,造成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力桶接的方法,劳动强度较大,作业过程复杂,同时某些空间狭窄处无法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的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其包括储油容器、接油漏斗和气源,储油容器顶部的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进气口和压力指示表,进油口通过接油软管与接油漏斗连接且进油口处设有第一阀门,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气源且进气口处设有第二阀门,储油容器接有接地线,储油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储油容器底端设置有滚轮。
所述的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其接油软管内衬有金属丝线。
所述的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其接油漏斗上设置有挂钩。
所述的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均为单向阀。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管线法兰面盲板拆装作业期间的油品回收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过程可控,使用效果好,储油容器上连接的接地线能够将储油容器内介质静电电荷导出至地面,确保在油品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接油漏斗本身体积较小,在复杂空间内均可适用;能够在盲板作业期间,接收自管廊或高点管线内流出的油品,并通过气压向储油容器内输送油品,减少油品污染,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显著降低室外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入口接油管路;3-压力指示表;4-进油口;5-第一阀门;6-接油软管;7-挂钩;8-接油漏斗;9-出油管;10-第三阀门;11-接地线;12-滚轮;13-储油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5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全接液浮盘
- 下一篇:一种抗肿瘤新药制备用高效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