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载体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5225.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芮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泰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管道 空气管道 热交换室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导热油仓 空气出口 热载体炉 连通 室内 热能利用率 天然气出口 天然气管道 废气出口 废气入口 锅炉设备 空气入口 螺旋结构 室内空气 循环吸收 外部 汇合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热载体炉,空气管道(1)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室(2)的外部两侧,空气管道的中部位于热交换室内,空气管道的空气出口与天然气管道(3)的天然气出口汇合后与导热油仓(4)的一端连通,导热油仓的另一端与废气管道(5)的废气入口连通,废气管道的废气出口位于热交换室的外部另一侧,废气管道的中部位于热交换室的内部;在热交换室内,废气管道的中部为螺旋结构且位于空气管道的中部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热交换室以及在热交换室内空气管道与废气管道的巧妙布置,使热能可被循环吸收利用,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载体炉。
背景技术
燃油燃气有机热载体炉,是以轻油、重油、瓦斯为主要燃料,空气提供氧气,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作强制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使用的锅炉。现有的热载体炉的废气管道排出的废气仍有大量预热无法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如何改进热载体炉的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气中的预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载体炉,通过增加热交换室以及在热交换室内空气管道与废气管道的巧妙布置,使热能可被循环吸收利用,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载体炉,包括空气管道、热交换室、天然气管道、导热油仓和废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热交换室的外部两侧,所述空气管道的中部位于所述热交换室内,所述空气管道的空气出口与所述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出口汇合后与所述导热油仓的一端连通,所述导热油仓的另一端与所述废气管道的废气入口连通,所述废气管道的废气出口位于所述热交换室的外部另一侧,所述废气管道的中部位于所述热交换室的内部;在所述热交换室内,所述废气管道的中部为螺旋结构且位于所述空气管道的中部内部。
优选地,在所述热交换室外,所述空气管道的空气入口为螺旋结构且位于所述废气管道的废气出口内部。经热交换室内的热交换后,废气管道内的废气中仍有残余热量,这部分残余热量可以通过螺旋状的空气管道的空气入口进一步吸收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载体炉还包括热能输送管道和循环油泵,所述热能输送管道连通所述导热油仓和用热设备,所述循环油泵设置在所述热能输送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载体炉还包括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与所述导热油仓的顶部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经空气入口进入空气管道空气是温度较低的空气,而经废气入口进入废气管道的废气则是温度较高的废气,在热交换室内,将螺旋状的废气管道置于空气管道的内部,以能够使得废气管道内温度较高的废气对外部包围的空气管道中温度较低的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再经空气出口与天然气汇合,对天然气助燃,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热载体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热载体炉,如图1所示,该热载体炉主要由空气管道1、热交换室2、天然气管道3、导热油仓4、废气管道5、热能输送管道6、循环油泵7以及排烟管道9组成,空气管道1的中部位于热交换室2内,空气管道1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分别位于热交换室2两侧,空气出口与天然气管道3的天然气出口汇合,汇合之后再与导热油仓4的一侧连通,排烟管道9设置在导热油仓4的顶部且与其连通,热能输送管道6连通导热油仓4的底部以及用热设备8,循环油泵7设置在热能输送管道6上;导热油仓4的另一侧与废气管道5的废气入口连通,废气管道5的中部为螺旋结构并位于热交换室2内,且废气管道5的螺旋结构的中部位于空气管道1的中部内部,废气管道5的废气出口位于热交换室2外部另一侧,且在热交换室2外部,空气管道1的空气出口为位于废气管道5的废气出口内部的螺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泰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泰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15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空气源热泵热水装置
- 下一篇:有机热载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