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教室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8817.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3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冬;彭寅策;龙清林;谈辉;吴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湘冬;长沙信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10129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模块 教室 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 无线信号传输 监管系统 智能教室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网络监控系统 不间断供电 安防系统 发送指令 设备反馈 无线网络 信号通过 预约系统 智能化 指令 监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教室监管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终端、控制模块、教室子系统、传感器以及无线信号传输设备,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发送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教室子系统连接,所述教室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教室子系统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教室子系统发出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设备反馈到所述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约系统、网络监控系统、安防系统实现教室的智能化监管,通过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实现教室不间断供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管理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教室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室也经历变革,不断的向前发展,智能化教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智能化教室主要从教室的自主创新、开放性等要求进行设计。要创建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求高校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同时也要求其在教室上要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利于培养的学生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培养其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现行的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签到环节是使用纸张签到,这种方式效率低且存在代签现象,结果不便于教学统计;其次,学校教室的电源通常都是由学校发电站来分配提供,当全校停电且短时间无法恢复供电时,就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现有教室无法对课堂上师生的教育、学习、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无法实现互联网时代强调的“互动、共享、体验、针对性、个性化学习”的教育诉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教室监管系统,以克服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智能教室监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控制模块、教室子系统、传感器以及无线信号传输设备,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发送指令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教室子系统连接,所述教室子系统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教室子系统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教室子系统发出的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设备反馈到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教室子系统包括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网络预约系统、网络继电器、安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实验台电源网络控制系统,所述网络预约系统包括预约模块、资格审核模块和签到模块,所述资格审核模块将所述预约模块记录的用户预约信息反馈到所述签到模块,所述签到模块可接收所述用户预约信息;所述网络继电器与所述安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和实验台电源网络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与所述实验台电源网络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断电信号,自动并入教室电网,实现教室不间断供电。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电脑或平板。
优选地,所述签到模块包括指纹录入模块和电子卡感应模块,所述指纹录入模块和所述电子卡感应模块连接自动考勤系统。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光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热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安防系统包括警报器和摄像头,当检测到非法进入者,所述警报器发出鸣笛声,同时所述摄像头将监控画面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和语音系统,所述摄像头可采集教室内的环境信息数据,监管员可通过所述语音系统对教室进行监管。
优选地,所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逆变器、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和风力发电机构成的电能储存系统,所述逆变器能将所述电能储存系统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教室电网。
优选地,所述无线信号传输设备为WiFi发射器、GPRS发射器或Zigbee发射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湘冬;长沙信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刘湘冬;长沙信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8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高效废钢破碎中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作业车防溜超限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