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8596.3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熊远恒;郑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安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阴极 远近光灯切换 发光二极管 汽车LED 大灯 集成电路 本实用新型 阳极 电容 电阻 阴极连接二极管 阳极连接 三极管 整流器 整流桥 采样 火线 芯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包括芯片U1、二极管D1、整流器BD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和火线L,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4、电阻R5、二极管D7的阴极、电容C5、电阻R7、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本实用新型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采用整流桥和三极管采样,成本低并且能够承受较高的环境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光切换电路,具体是一种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远近光是为了适用不同的路况而设计的,而且还能在特定的情况下起到警示灯的作用。
现有切换电路采用光耦采样,具有成本高,高温环境下切换不灵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包括芯片U1、二极管D1、整流器BD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和火线L,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阴极、电容C4、电阻R5、二极管D7的阴极、电容C5、电阻R7、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阻RC、芯片U1的引脚2和芯片U1的引脚8,芯片U1的引脚3连接电阻RC的另一端和电容C6,芯片U1的引脚7连接电容C3,芯片U1的引脚1连接芯片U1的引脚4和电容C3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整流器BD的脚2、电阻R1和零线H,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6的阴极和整流器BD的脚3,整流器BD的脚1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和电阻R9,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1和整流器BD的脚4,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2和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6的栅极和电阻R13,MOS管Q6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8,芯片U1的引脚5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7的阳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6、MOS管Q2的源极、电阻R13和MOS管Q6的源极,MOS管Q6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和MOS管Q2的栅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QX99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汽车LED大灯远近光灯切换集成电路采用整流桥和三极管采样,成本低并且能够承受较高的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安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安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8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汽车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L型汽车尾灯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