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改性乳化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6606.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关羽;李斌;张亚云;李文凯;斗彦迪;王晟沣;庞萧萧;李祖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螺旋搅拌叶片 定子法兰 搅拌主轴 下端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电机法兰 沥青改性 上端固定 试验装置 乳化 沥青 电机带动 高温条件 剪切作用 上下底面 聚合物 剪切 改性剂 固定杆 贯通槽 贯通孔 下表面 有效地 圆筒形 上端 侧壁 改性 降解 同轴 老化 贯通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改性乳化试验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下端连接搅拌主轴,搅拌主轴下部安装有转子,转子外部设有圆筒形的定子,定子的上端固定在定子法兰的下端,定子法兰的上端通过固定杆连接在电机法兰的下端,电机法兰的上端固定在电机的下表面,转子的正下方设有与转子同轴的螺旋搅拌叶片,定子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贯通孔;定子法兰上开设有上下底面贯通的贯通槽。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带动搅拌主轴、转子和螺旋搅拌叶片旋转,转子和螺旋搅拌叶片的旋转可以有效地将改性剂进行分散与剪切,从而起到双重剪切作用,能缩短沥青的改性时间,防止高温条件下沥青的老化及聚合物的降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路面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改性乳化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沥青作为一种道路路面材料,因为它有着比普通道路沥青更加优良的路用性能,所以一直以来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改性沥青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性剂在沥青中分布的均匀性及改性剂的颗粒大小,改性剂粒度越小,分布越均匀,则稳定性越好。因此,改性剂粒径的大小及稳定分布是成品质量的重要标志。
目前,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主要如下:首先将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溶胀10min左右,然后在160℃~180℃条件下,采用常用的高剪切分散乳化机高速剪切30~50min,并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发育1~2h得到改性沥青。但此方法使得沥青加热改性时间过长,易导致沥青的老化以及改性剂的降解,难以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改性乳化试验装置,克服现有乳化机改性时间长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改性乳化试验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下端的输出轴连接轴向的搅拌主轴,搅拌主轴下部安装有转子,转子外部设有圆筒形的定子,定子的上端固定在定子法兰的下端,定子法兰的上端通过固定杆连接在电机法兰的下端,电机法兰的上端固定在电机的下表面,所述转子的正下方设有与转子同轴的螺旋搅拌叶片,螺旋搅拌叶片的中心固定在螺纹杆的下端,螺纹杆的上端与旋转主轴端部的螺纹孔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定子法兰上开设有上下底面贯通的贯通槽。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电机法兰可拆卸固定在电机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有四个,四个固定杆相互平行,且四个固定杆的下端沿定子法兰的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固定杆的上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固定连接电机法兰;固定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固定连接定子法兰。
可选地,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竖向悬吊固定。
可选地,所述转子的旋转叶片为三个,且转子和定子内壁之间存在径向间隙。
可选地,所述转子可拆卸固定在搅拌主轴上。
可选地,所述螺旋搅拌叶片的叶片为三个。
可选地,所述螺旋搅拌叶片的三个叶片以中心位置的螺纹杆为圆心等角度径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带动搅拌主轴、转子和螺旋搅拌叶片旋转,转子和螺旋搅拌叶片的旋转可以有效地将改性剂进行分散与剪切,从而起到双重剪切作用,能缩短沥青的改性时间,防止高温条件下沥青的老化及聚合物的降解,快速高效地制备满足性能要求的改性沥青。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搅拌叶片可以将容器中的改性沥青快速传送到转子底部,从而加强沥青间的对流,加速转子相对定子的旋转,促进转子对改性剂的剪切作用,达到改性剂高效分散、均质、混合、乳化的效果,以制取理想品质的改性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66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填充材料混合装置